原创 华野13纵建队最晚,为何能成为主力部队?国军5大主力他击败过3个
创始人
2025-09-20 18:20:53
0

1947年秋天,在胶东半岛,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悄然成立。这支部队来得最晚,却在短短几年间屡次成为战役的主力,从胶东保卫战到济南战役,再到淮海会战和渡江作战,处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更令人惊讶的是,建国后他们又在福建、厦门打出了漂亮的渡海作战,成为“对台一线部队”。为什么这样一支起步最迟、底子并不算厚实的纵队,能后来居上,跻身华野的中坚力量呢?

华东野战军十三纵成立于1947年9月,由胶东军区新编第五、第六、第七师合编而成。和其他早已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纵队相比,他们算是“后起之秀”。

其中,新编第五、第六师都已经是第三次组建,前两次编制早已补充到其他主力部队:第五师的前身进入了东野四纵,第六师则归入华野九纵。可以说,十三纵是用“新骨架”和“老血脉”拼合起来的产物。

首任司令员周志坚,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人物。他早在红军时期就活跃在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先后担任过团长、政委,最高做到红十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他转入新四军五师,担任最强的十三旅旅长,是刘少奇、李先念等人身边的骨干。

政委廖海光,则出身红二方面军,长期在山东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后来调入胶东军区。他虽是政委,但论战斗经验和资历,远不及周志坚。

副司令员滕海清,红四方面军出身,抗战时期历任新四军旅长。解放战争初期,他在华野二纵六师担任师长,后来调任十三纵副司令员。实际上,这是一个过渡性任命,几个月后他便升任二纵司令员。副政委陈华堂,则是胶东干部出身,后来在三十一军中地位逐渐提升。

可以说,十三纵的领导班子经验丰富,虽然是新部队,但高层骨干大多是久经沙场的老红军。

刚刚成立的十三纵,第一次接受考验就是胶东保卫战。1947年底,国民党大举进攻胶东,妄图切断华野与山东根据地的联系。

十三纵先是担任阻击任务,坚守阵地,随后又与九纵联手,绕到敌人背后,攻克了掖县城。接着,他们又投入莱阳战役,配合兄弟部队打出漂亮一仗。对于一支新成立的部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1948年春,十三纵继续南下,参加潍县战役和兖州战役。在兖州,他们与七纵合力攻破坚固的城防。紧接着,他们又攻占泰安、曲阜、邹县、济宁等重要城镇,控制了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这一系列战斗,使山东解放区南北连成一片,为华野在华北、华中两线展开行动奠定了战略基础。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十三纵被编入西集团,担负从西南方向攻城的重任。攻坚战中,他们付出了极大牺牲。

第三十七师政委徐海珊在突击中壮烈牺牲,这是华野在解放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干部之一。尽管如此,十三纵依旧坚持猛攻,最终突破济南城防。战后,一零九团因表现突出,被授予“济南第二团”的荣誉称号。

这一战,十三纵真正奠定了自己在华野的地位。从此,他们不再被视为“新部队”,而是与九纵、七纵并肩的主力纵队。

淮海战役中,十三纵可谓是最忙碌的纵队之一。粟裕曾六次调动他们,几乎每个关键节点都有他们的身影。

战役初期,他们攻占曹八集,全歼守军三千余人,截断黄百韬兵团西撤之路,协助兄弟部队完成对黄兵团的合围。接着,他们又参加碾庄战斗,攻克阵地,全歼黄百韬部十余万人。

之后,十三纵又转而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在灵璧,他们坚守阵地后突然转攻,全歼守军约五千人。

战役中后期,粟裕调周志坚率十三纵追击李、刘两兵团,后来又将他们划归中原野战军,参与围困黄维兵团。在南线作战中,十三纵担任主攻,歼敌四千余人。

可以说,淮海战役中,十三纵几乎无缝衔接地承担多个任务,展现出高度机动和顽强战斗力。

1949年初,华野十三纵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三十一军,下辖三个师,共三万两千余人。周志坚任军长,副政委陈华堂升为政委,原政委廖海光调任二十四军。

三十一军随十兵团参加渡江战役,随后又投入福建战场。福州战役中,他们一路南下,迅速夺取战略要地。

厦门战役更是三十一军的高光时刻。他们与二十九军协同,从鼓浪屿强渡登陆,攻克厦门,全歼守军两万七千人。这是解放军早期一次成功的渡海作战经验,为日后渡海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厦门解放后,三十一军长期驻守,成为“对台前哨”。

十三纵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周志坚的领导。

他从1947年起亲手打造这支部队,带领时间长达七年。绰号“周铁匠”的他,作风顽强,既能硬拼,又懂灵活机动,是十三纵真正的灵魂人物。

第二,胶东的民众基础。

胶东历来是革命根据地,百姓支前积极,兵源充足。四纵、九纵都出自这里,战斗力顽强。十三纵虽是新建,但同样继承了胶东人民的坚韧与血性。

第三,作战经验的积累。

虽然起初新兵居多,但在一系列恶战中,部队迅速成长。从济南到淮海,再到渡江、渡海,他们一步步打磨,最终成为经验丰富的主力军。

华野十三纵没有多少红军时期传下来的老底子,他们的士兵大多是解放战争中入伍的新战士。但凭借胶东根据地的支撑,周志坚等老红军的带领,以及在战火中的快速成长,这支最晚成立的纵队,最终跻身华东野战军的主力。

他们的故事说明:一支部队的强大,并不完全取决于历史积淀,更关键的是能否在关键战役中锤炼自己,能否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证明自己。那么,假如没有淮海战役的连番锤炼,十三纵是否还能成长为后来者中的强者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省旅游景区协会成立专家委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维 为进一步助力浙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省内旅游景区提质升级、融合创新,...
杭州,有你们更幸福! 全民共建共享的“杭州力量”,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幸福图景的生动注脚。 一直以来,杭州以生态...
双节假期将至,湖州酒店民宿进入... 2025年9月19日,《湖州日报》头版刊发特别报道,随着“十一”假期临近,不少人已开始提前规划行程、...
西岸又要火!徐汇滨江遇上光影节... 晚风拂过黄浦江,周末的夜悄然被点亮。 昨(19日)晚,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徐汇分会场开启,以“汇光启...
(乡村行·看振兴)“红色旅游+... 中新网忻州9月20日电 题:“红色旅游+乡土特色” 山西五台“双轮驱动”促振兴 作者 杨静 金俊贤 ...
【科普】一定要牢记 外出游玩 ...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到来 不少人选择外出游玩 一定要牢记 远离“野景点”! 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 属于违法...
凝心聚力迎双节,甜蜜礼遇暖客心... 9月20日上午,三亚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旅文局1号会议室召开2025年国庆中秋涉旅宣发工作会...
“敦煌路上看敦煌”主题活动在沪...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9月20日,伴随着一曲国风主题表演《丝路敦煌·一舞飞天》,桃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