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凤,哈尼族,一位以品牌之力深耕滇菜、用匠心点亮西双版纳风味的烹饪大师。她不仅是 “勐旺生态”“勐旺农家”“勐旺傣香园” 三个地方特色餐饮品牌的创立者,更以三十六年的行业坚守,成为西双版纳餐饮行业的标杆人物,在中华烹饪界书写了一段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活力的职业传奇。
1968 年出生的郭美凤,自 1989 年踏入餐饮行业起,便将对美食的赤诚与执着融入每一步实践,从菜品研发到品牌打造,她始终以 “传承滇菜精髓、创新民族风味” 为核心,让西双版纳的饮食文化通过旗下品牌走进更多食客的生活。而这份扎实的实践根基,离不开她对烹饪技艺的极致追求。
在三十六年的厨艺生涯中,郭美凤始终将 “精益求精” 刻进职业基因。1996 年 4 月,她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契机,有幸参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接待办公室在昆明云南饭店主办的高级厨师特训班。此次培训不仅让她系统接触到顶尖烹饪技艺,更有幸拜入淮扬菜、滇菜、川菜三派泰斗孙金福大师门下,成为其弟子之一。在孙大师的悉心指导下,她深入钻研传统菜系的调味精髓、火候把控与食材配伍之道,从刀工技法到菜品意境,每一处细节都力求极致。与此同时,她与同门师兄、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名人堂导师施银结下深厚情谊,二人时常围绕菜品创新展开探讨,在 “守传统” 与 “破边界” 的碰撞中,进一步夯实了专业功底,形成了兼具多菜系视野与地方特色的烹饪风格,也为旗下品牌的菜品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深耕云南饮食文化的践行者,郭美凤对滇菜尤其是西双版纳地方民族风味菜品,有着旁人难及的深刻洞察与创新突破。她始终坚信 “食材为本,本味为魂”,在坚守西双版纳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精准融入现代健康饮食理念与审美需求。由她自主研发的“大红菌炖老鸡”,精选西双版纳深山野生大红菌与散养土鸡,文火慢炖 8 小时,让菌香与肉香深度交融,汤色澄亮、营养醇厚;“包烧鸡枞菌”则以当地芭蕉叶包裹鲜鸡枞与秘制调料,通过炭火烘烤激发食材原始鲜味,兼具山林气息与民族风情;此外,“舂白参”的爽脆、“凉拌树花菌”的清冽、“炒干巴菌”的浓郁、“香芋排骨”的绵密,每一道菜品都是她对西双版纳风土人情的味觉诠释,既保留了民族饮食的文化记忆,又契合了当代食客对 “新鲜、健康、特色” 的追求,成为 “勐旺” 系列品牌的 “桌桌必点” 招牌,深受本地食客与外地游客的青睐。
多年的匠心坚守与品牌实践,也让郭美凤收获了行业与社会的高度认可。她曾先后在云南省餐饮美食协会、西双版纳餐饮美食协会及州政府主办的专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每一份荣誉都是对其技艺实力与品牌品质的直接印证。2025 年 9 月,企业代表西双版纳出征 “2025 年亚洲首届婚宴技能大赛”,凭借融合滇菜特色与婚宴美学的创新菜品,从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团队银奖与头牌菜特金奖, 这不仅是西双版纳餐饮首次在亚洲级赛事中获得如此高规格奖项,更让滇菜的民族魅力与 “勐旺” 品牌的创新实力登上国际舞台,为云南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郭美凤仍保持着对烹饪的初心与敬畏,既以 “品牌创始人” 的身份推动西双版纳餐饮标准化、特色化发展,更以 “大师” 之名传承滇菜精髓、培育青年厨师。她用三十六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美食,是让传统活在当下;真正的品牌,是让味道承载文化。
古道脆皮茶酥
原料:普洱茶、面粉、小粉、豆油等。
制作:将面粉、小粉等材料加入清水搅成糊状,将普洱茶上糊,放入加热的油锅进行油炸至金黄起锅即可。
特点:外皮酥脆,入口回甘。
雨林生态香冬瓜
原料:香冬瓜、百合、洋芋等。
制作:香冬瓜去皮洗净,改刀成块,部份香冬瓜改小块打成浆备用,再将切块的香冬瓜煮熟起锅进凉水备用。洋芋煮熟打成泥,将百合叶片插到洋芋泥上装盘,再放入蒸箱蒸10分钟,取出后将煮熟的香冬瓜摆盘,将煮熟的冬瓜汁淋上即可。
特点:香甜软糯,清润清甜,清淡不腻,口感层次丰富。
哈尼腊肉肠
原料:腊肉、香肠等。
制作:将腊肉和香肠放入清水煮七成熟起锅,再放入蒸箱蒸10分钟,再将腊肉和香肠改刀后进行摆盘。
特点:焦香醉甜,回甘悠长,麻辣鲜香。
香芋排骨
原料:香芋、猪排骨等。
制作:香芋蒸熟打成泥,做成香芋丸油炸至金黄起锅。猪排骨洗净红烧,把制作好的香芋丸和排骨进行装盘。
特点:香芋丸外脆内绵,甜润粉糯,排骨酥嫩肉香,口感互补。
大红菌炖老鸡
原料:土鸡、大红菌等
制作:土鸡切块,下锅炒香捞出备用。大红菌洗净,把处理好的土鸡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2小时,放入洗净大红菌,继续小火炖煮30分钟,加入调味料起锅。
特点:汤汁浓郁鲜美,红菌香甜,营养丰富。
春笋虾仁
原料:甜笋、虾仁等。
制作:甜笋改成大块先进行红烧处理,切片。将做好的虾仁,卷入切片好的甜笋片造型,上蒸箱蒸15分钟取出摆盘。
特点:鲜甜脆嫩,虾仁Q弹鲜滑。
编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