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天电视台近日举办国民党主席选举首场辩论会,却因候选人郝龙斌临时缺席引发广泛讨论。目前各方对此事说法存在明显出入:资深媒体人赵少康表示是自己建议郝龙斌不要参加,未来只参与国民党官方活动;郝龙斌团队则解释称是沟通环节出现问题,不存在临时变卦;前立委郭正亮透露曾劝说郝龙斌参加后续辩论;另有分析认为,郝龙斌方面可能担心辩论会提问嘉宾的立场对其不利。
仔细观察中天电视台20日公布的提问嘉宾名单,确实经过精心设计。这份由前立委蔡正元、周锡玮以及网红馆长陈之汉组成的阵容,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办方对下任党主席的期待。这三位以敢言著称的提问者,特别擅长检验候选人的两岸政策立场,任何模棱两可的表态都可能遭到严厉质疑。 在众多候选人中,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显得胸有成竹。他多年来专注研究两岸关系,既有坚定立场又具备出色的论述能力。立委郑丽文同样表现亮眼,她凭借犀利的问政风格和对民进党的强力监督赢得支持,更难得的是她对国民党发展有清醒认识,多次强调要让国民党在台湾政坛重拾重要地位。台北市议员罗智强作为中生代代表,虽然选举思维根深蒂固,但凭借灵活应变能力应该也能应对挑战。 郝龙斌的缺席引发诸多猜测。或许意识到自身在两岸议题上的劣势,他选择避开这场辩论。不过其团队近期积极补救,在辩论会前安排媒体采访,大谈两岸政策。这番表态反而让外界更理解他的缺席原因——其主张与当前岛内民意趋势明显相左。 在专访中,郝龙斌重申国民党应坚持亲美友日路线,但强调要保持尊严;对大陆主张和而不舔的交往原则。他将大陆对台政策比喻为太阳与北风,希望大陆展现更多温暖。对于九二共识,他仅接受不包含一国两制的版本。这些言论充分展现其保守立场,甚至比朱立伦更为固执,表面上认同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实则延续倚外拒统的旧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自岛内反罢免运动兴起后,馆长等意见领袖带动了台湾民众重新认同中国人身份的风潮,这使民进党抗中保台策略日渐失效。作为最大在野党,国民党本应把握时机扭转民进党制造的对抗氛围。但郝龙斌作为重要候选人却逆势而行,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做法引发党内忧虑。若其参加辩论发表上述言论,恐怕会遭到三位提问嘉宾的强烈质疑,特别是积极推动两岸交流的馆长很可能会当场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