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最近,蔚来掌门人李斌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不会公布蔚来全新ES8订单情况,并调侃道,“现在车企晒订单已经变得偏营销,不利于产销的匹配,容易自己给自己挖坑。”
“如果按照大家公布的订单数,都有1亿了,我们没有参与这个‘通货膨胀’。”李斌进一步强调。不得不说,他可真敢说,一针见血地指出行业乱象。而熟悉
蔚来的人都知道,不公布订单数是它一贯风格。今年7月,有网友问能不能公布乐道L90订单数,乐道总裁沈斐直截了当地拒绝,称就不公布订单。
“有些人是牛娃,考前嚷嚷目标,考后到处告诉别人自己考了多少。我们不是牛娃,考好了,告诫自己是运气,下次继续努力,考得不好,赶紧查漏补缺,做做对,更努力,争取下次考好一些。”沈斐说道。
据我观察,李斌吐槽车企晒订单数“通货膨胀”不无道理,这一乱象的确在车圈真实上演。近年来,各大车企挖空心思来争夺市场,在新车预售环节上更是少不了暗中较劲。原本车企公布预售订单数的画风还算正常,但当这一秀肌肉的招数成为车圈标配后,逐渐变形走样,营销痕迹过于明显,也反映出车圈浮躁的现状。
因此,你会看到,车企屡创小订奇迹成为常态。A车企刚创造小订奇迹后,B车企很快便打破纪录,再创销售奇迹。总之,你方唱罢我登场,车圈上演一场又一场围绕小订的军备竞赛。对此,曾在小鹏、阿维塔担任副总裁的李鹏程看不下去了,公开暗讽道,“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中国乘用车小订已经突破了5000万辆,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到了正式交付环节,所谓的车圈小订奇迹会被无情拆穿,孰真孰假一目了然。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469.8万辆,同比增长9%。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753.5万辆,同比增长25%。考虑到公布小订数据的基本集中在新能源品牌、造车新势力,这5000万辆小订中转化为实际销售的可能不到5%。
在车企前高管扯下行业遮羞布之余,汽车博主吴佩也曾曝光行业潜规则。他透露,广告公司早在发布会前几个月就策划好“小订过万”,一是让消费者觉得爆款,二是哄领导开心。“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隔不了几个月就交付了,最后谁没穿内裤还不是暴露了,几个月后进入平销期,都藏不住的。”
他这话说得没毛病,造假容易收场难。当新车发布三五个月后,进入交付和正常销售期,真实销量暴露无遗。而一旦销量差的车型被拆穿后,领导很难开心起来,也无法打动消费者。要我说,相比华而不实的小订,大定才真正体现新车的市场热度。
简单科普一下,在汽车销售中,小订多为几千元诚意金,消费者可以随时退订,而大定则是不可退的正式订单,才真正代表用户的购买意愿。车企与其乐此不疲地炒作容易数据注水的小订,通过水军下单来营造一时的虚假繁荣,不如聚焦更真实的大定,坦然面对用户的选择,成为爆款就再接再厉,表现一般则继续努力。
在我看来,车企通过死磕产品力来获得用户发自内心的认可,才是车圈良性竞争的正确姿势,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靠在营销上投机取巧博出位。一言以蔽之,假的就是假的,永远真不了,希望车企多点务实精神少点剑走偏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