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破圈”?权威专家建议——
创始人
2025-09-23 22:23:25
0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其承载着塑造正确劳动价值观、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奋斗精神的关键使命。

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了新的特点,劳动教育不再只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它突破传统劳动教育的单一模式,通过跨领域整合与实践创新,构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育人体系。

本报特邀首届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围绕劳动教育的新特点,探讨如何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聚焦素养 破解劳动教育难题

孟献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张敏(北京中学二分校教师)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也是培育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基础工程。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确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大核心素养,为劳动教育划定“素养导向、面向未来”的框架。传统劳动教育的单一化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学校需通过“转向明确方向、科技增强动能、实践夯实素养”等途径,构建与课标深度契合的育人体系。

锚定课标实现三大转向

传统劳动教育聚焦体力与单一技能,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围绕课标实现三大转向:其一,价值取向转向素养引领,突破会劳动的浅层认知,通过校园公益劳动策划、家庭责任分工,将学生的劳动习惯与责任意识结合,落实课标培育劳动精神的要求;其二,内容载体转向跨学科融合,呼应课标与生活实际结合的要求,如小学“儿时玩具的创意改造”,融合美术与环保;初中“厨房中的生物技术”,融合生物与化学;其三,实施方式转向“学生主体”,摒弃教师主导模式,如“班级图书角管理”让学生自主定规则、解冲突,实现在真实劳动情境中学会劳动,契合课标鼓励自主实践的原则。

科技赋能为劳动素养注入时代动能

实践突破构建家校社协同生态

劳动素养提升需依托课标的学段要求,打通三大场域:在学段分层实践上,小学聚焦生活劳动,如整理书包、简单烹饪,以养成习惯为核心;初中侧重生产劳动,如家电排查、社区设施维护,以强技能为重点;高中深化服务性劳动,如社区养老服务、助农策划,以育精神为目标,避免一刀切。家校社协同中,可根据劳动教育清单,学校依托劳动基地开发课程,构建评价体系;家庭通过日常劳动、亲子劳动落实基础;社会联动企业、科技馆提供实践资源,让劳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以2022版课标为遵循,抓牢素养导向,借科技赋能,靠协同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养习惯、强能力、铸精神,为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牢劳动素养根基。

为劳动教育去“苦味”添“真味”

于海龙(北京市海淀区上庄学校校长、怀柔区九渡河小学校长)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劳动技术,也不能与以往的劳动教育或劳动技术教育相混淆。新时代劳动教育应更加注重与德育并重,并与其他教育类型相结合。传统的劳动教育更侧重于让学生体验体力劳动,比如田间劳动、生产劳动、手工艺劳动等。将劳动技术等同于劳动教育的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这种做法容易陷入“没苦硬吃”的教育误区,难以与当代学生的真实劳动体验产生共鸣。

在当前,多种科技与技术融合的劳动形式下,单纯的体力劳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集体认知的需求。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仅仅体验流汗、动手吃苦的简单磨难式教育,往往只是满足教育者的一种“忆苦思甜”的思想。正如一位教育学者所说,苦难并不能造就伟大,苦难只是苦难。因此,当前的劳动教育更应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比如学科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

以九渡河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为例。教师选择学生认知半径内、熟悉的劳动产业类型,比如豆腐、村咖等,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也不会让他们感到陌生。相比之下,这样的劳动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他们在这种以“有意思”为前提的劳动教育中收获会更多。

同时,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劳动技术本身只是一个组成部分。以豆腐课程为例,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学会了如何制作豆腐,因为豆腐制作的环节并不是农村豆腐产业链中的难点。学生们更应该深入了解整个豆腐产业,关注产业链中的断点。当他们发现豆腐既不缺客户也不缺优质产品时,才意识到营销环节才是整个豆腐产业链的关键。于是,学生们将这些产业链的断点转化为真实的任务式教学和任务式学习,学会了如何为豆腐量身定制广告语、制作宣传视频、寻找供应商和饭店,并签订供货合同。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价值。这才是劳动教育能够带给学生的真实社会体验,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被认可。同时,通过劳动课程,学生们可以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提前创业、提前试错,从而避免将来在社会实践中付出更大的试错成本。在进入真实社会之前,他们能够更多地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让劳动育人摆脱“纸上谈兵”

吴学安(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

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一直是京源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底层逻辑。一直以来,学校结合十五年一体化“一贯制”的特色和优势,成立劳动教育中心,组建专兼职劳动教师队伍,制定《北京市京源学校劳动教育纲要》,系统构建“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无法被单一学科覆盖。京源学校坚持“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课程与多学科有机融合,研发综合课程;积极实施跨学科的劳动教育,打破知识壁垒,让劳动从“技能训练”升级为综合素养培养,最终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理解知识、运用能力、塑造价值观。

以学校的农耕课程为例,学生们不仅学习如何播种、耕作、收获,还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测定蔬菜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检测土壤酸碱度,形成小论文;用美术课学习的技能“手绘大自然”,记录作物生长;把耕作的体验感受融入京剧原创剧目《地里寻金》,展现对“勤劳致富”传统美德的歌颂;结合生物课知识,采集制作标本,深入了解植物成长的奥秘。学校以跨学科的方式发挥劳动在育人中独特的综合作用。

劳动教育本质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是在劳动过程中生长的教育。在京源学校,劳动教育是一堂堂生动的实践课,是学生用双手播种希望、用汗水浇灌成长的真实写照。学校整合劳动教育时间、拓展劳动教育空间、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开辟400余平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生产劳动课程”“日常生活劳动课程”“服务性劳动课程”“研学劳动拓展课程”四大类课程。在“开心农场”和“四勤五分田”中,学生们从认识劳动工具开始,逐步掌握拔草、翻地、播种、浇水等农事技能;在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学生们亲手种植板蓝根、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紫苏、薄荷等中草药,学习简单的炮制方法,并制作中药饮片相框;在学校各处公共区域,学生们主动参与校园环境维护、图书馆整理、实验室清洁等工作;在社区中,大家积极参加垃圾分类、楼道清扫等各项志愿服务。全方位、立体化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劳动教育真正实现了育人功能,不再是纸上谈兵。

劳动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与京源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将积极构建具有京源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从农耕田野到中医药殿堂,更加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从技能训练转向全面素养培育,建设更具系统性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从零散活动转向结构化课程,打通更具实践性的实施路径;从校内课堂转向沉浸式体验,让劳动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策划:张广林

编辑:苏珊

校对:郜子雁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劝告:男人的4个行为,会让前列... 傍晚时分,62岁的孙叔又一次因为尿频折腾得坐卧不安。他在沙发上焦躁地挪动着,身旁的老伴忍不住嘀咕:“...
蔚来李斌吐槽:若按公布的订单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作者:每经记者,原文标题:《蔚来李斌吐槽...
“中国版英伟达”周五上会,A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作者:每经记者9月23日,摩尔线程概念继...
原创 薛... 第三十三回,宝玉因结识优伶蒋玉菡得罪了忠顺王爷,又和金钏调笑导致金钏被撵后投井自尽,贾政在忠顺王府长...
清远市英德市旅游全攻略:美食、... 英德市,这座镶嵌在粤北大地的山水之城,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喀斯特画卷。北江如碧绿的绸带穿城而过,两岸峰...
欢腾国庆 粤韵中秋|中山火炬为... 国庆、中秋假期是撬动文旅的重要节点。中山火炬高新区将依托公共文化阵地、旅游景点和购物商圈,以“欢腾国...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国庆非遗盛宴启...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10月1日至8日,北京石景山游乐园京彩彩灯游园会将迎来国庆专...
国际学者敦煌共话文化遗产数字化 9月21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汇聚97个国家及8个国际组织的千余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