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做数字化托管?5年实践,一线访谈
创始人
2025-09-28 20:00:57
0

导读

买理财、基金时,你有没有想过,谁在悄悄守护着这些资金的安全?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雏形,早在 1868 年就已出现。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大牛市催热了基金业,可当时缺乏有效监管,最终让投资者损失惨重。直到 1940 年《投资公司法》出台,规定基金资产必须由合规托管人保管,才算标志着资产托管业务正式诞生。

国内的托管业务起步于 1998 年,一开始,国内银行从公募基金的基础服务做起 —— 比如资产保管、资金清算、估值核算。发展到现在,已经从高速扩张转向了高质量发展,服务模式朝着综合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更看重风险管理、数据价值挖掘和技术创新。

但要说托管数字化,可绝不是 “搭个系统” 就完事儿的。

今天,我们“抓住”了在托管数字化实战了 5 年的业务分析师,从一线视角聊聊当前托管业务发展到了哪一层级,以及走在数字化前沿的托管行,是如何实现令人惊叹的效率跃升的。

托管业务是什么?

托管业务是银行等合规第三方机构,受委托保管基金、信托等大额资产的服务。它不参与资产的投资或使用决策,仅负责安全存管资产、监督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并做好账务与信息披露,本质是为资产提供中立的安全保障与合规监督。

举个非金融场景的例子,来做通俗解释:一群人(委托人)想凑钱给山区的孩子买礼物,如果把钱都给负责采买的人(管理人)保管,会有人担心弄丢了或被私吞,于是找了个大家信任的中间人(托管人)来管钱,并监督采买是否花钱得当。笼统概括就是:委托人出钱、托管人管钱、管理人用钱。

实战一线视角:托管业务高效数字化现状

Q:作为一个在托管业务里面实践很多年的业务分析师,你认为的托管是什么样的?

A:在托管业务中,目前数字化的部分其实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托管机构去面向管理人提供能力服务的系统。另一部分也是我们做了很多年的,主要为托管机构内部提升效率,这里又会按照它的业务类型下分,根据这个产品是处在哪个阶段生命周期的来划分,比如说产品成立初期、产品成立中期,还有产品的最后退出阶段,那其实我们给它做的最关键的是属于这种

信息标准化。

Q:信息标准化?

A:对。在很多文档中,它们都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托管机构面向的管理人不同,需要处理的文档样式也就不同,这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在推进标准化过程中的难度。

就好比说,如果你想买一款不太标准的饮料,市场上这款饮料会以各种各样的样式出现——也就是各家管理人提供给其客户使用的产品。这些产品所涉及的要素非常多样,各有各的特色,也各有自己专注的细分市场和巧思点,以此来面向客户。这样一来,尽管市场上流传的这些产品都属于同一个品类,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如何把这些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所有文档集中起来,并实现标准化,就变得非常关键。这一点在托管行业中也比较重要。其他银行类机构在实际推进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其实就在于这里。

高效托管秘籍:“超绝”文档管理意识

Q:如果之前没有做过信息标准化的工作,还可以实现高效、数字化的托管业务吗?

A:可以,但需要我们先给他搭建一套管理系统。

Q:管理系统?这个是指什么?

A:这个管理系统把所有文档先做好前置处理、归类,就像把所有的信息分门别类地放置在了某个盒子里面。那就有利于我们去取的时候能知道它是哪一类文档,要按照什么样规则去抽。

有些托管行可能走得不是特别前沿,相当于把所有的文档直接都放在一个收纳筐里面,没有做归类处理,你不知道它都是些什么,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先帮它分类,之后我才能知道哪些东西跟产品相关,再去做抽取的工作。

做了文档管理和没做之间的差别

就是:一个是会明确告诉你在哪个框里去取,另一个是你在一个汪洋大海里面去找。

所以,先搭建好这样一套文档管理系统,做好这个前置工作,有利于我们去帮他做数据的标准化,而且数据的标准化也影响后面的很多工作,比如

自动化处理

如果我想要去做知识库、去做搜索、去做撰写,再做一些自动化的估值模型。这些都基于我把这个信息标准化,能让系统自动化的去提取或者自动化的去拿到某一些数据,然后它能够去做自动的一些处理。

Q:这个前置的文档管理体系搭建好之后,是不是后面新的文档就可以自动化收集了?

A:对,这部分工作在托管行前端业务处理的时候就可以收集所需数据。例如某个客户过来银行开户,填好的资料就自动分门别类地上传到系统的某个位置了。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这个管理系统,数据的存放或查找就会相对混乱、麻烦一点。

Q:所以,很难依靠某个大模型或独立的AI工具就可以直接实现高效自动化,对吗?

A:对,我觉得其实得从两个角度去发力吧。首先需要明确,不是说所有东西直接输入大模型,它就能输出我们想要的东西,这可能是大众普遍的一个误区——大家会觉得大模型这么优秀,我随便丢一堆东西进去,它都能出来很多我想要的内容,实际上并不是。另外,就是我们的信息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它来实现更高效的流程运转。

秘籍小结:前置文档管理+自动化系统

想要托管数字化做得好,不是说纯粹搭建了某个系统/产品,或者部署了一个什么样的大模型的部署就万事大吉了。做好前置工作,再接入提取等系统来让它的自动化处理能力转起来,所以才会比较理想的效果。

Q:举例几个具体场景吧,让我们直观感受一下数字化后的效率提升效果。

托管场景1:定期报告核查效率提升

A:要举这个例子的话,因为托管里面的业务处理还挺复杂的,不止一两个业务。比如说定期报告核查这个工作。

一份四页的报告,一般托管行的人工核对,正常情况下可能要花半天的时间。因为在纯人工的情况下,例如管理人发来了一份报告,我得在各种各样的系统里面找数据,在各种材料里面一个一个找数据。

我们可以最终实现200份、每份4页,系统核对只需要20分钟,而且不用对着Excel来找数据,并且在系统上给核查留痕,也就是说核查过之后下次再找核查结果,不用再人工核查一遍了,会有一份核对记录的报告。

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的话就是,比如我们聚焦到法审或合同解析的场景,那它节省的时间又是跟定期报告的不一样了,所以如果说要做这个省时省力这方面的一些数据比对的话,那可能还是要集中在某些具体业务场景当中。

托管场景2:法律文件审查效率提升

Q:如果法审场景的话,我们可以实现怎样的效率提升呢?

A:效率提升差不多

50%

。如果说之前人工处理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基于数字化的智能系统审核,大概30分钟就可以了。例如投行文档,我记得核查一遍,100多条规则20多分钟就可以了。

Q:这个规则都是什么样的?

A:我们会核对两大类规则,去查产品合同中的风险表述。第一类是资管行业的规定,比如特定产品类型的投资范围中,不能出现禁止投资的金融品种。

第二类是合同中的法律条款风险。比如对于合同审核方来说,有哪些条款属于会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的条款,不同影响程度的风险条款,会特别提醒出来。

Q:你觉得大概3、5年之后,托管业务未来在数字化方面会有哪些可见趋势?

未来趋势1:业务规模化

A: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上来说,托管业务整体未来的发展的可能首先是需要做规模化。基于目前的大环境基调,想要去提升整个收入的话,其实要在整个规模效应上面去做工作。

Q:这个规模效应的话是指什么呀?

A:应该讲是业务场景的更多。

因为在整个领域里面,现在大家对于“大模型”可能还是在探索的阶段,还不知道说这个东西到底能真正赋能业务多少,因为它还有一些不太稳定,或者说不太确定的一面。所以,各家其实在大模型的采用上面还是比较慎重的,虽说已经在一些场景做尝试了。

但未来,我认为未来大模型的趋势,肯定还是要结合各个场景的业务领域去做深。比如我可能当前有一两个业务场景在用大模型,那一个场景用大模型的成本假设是1000个单位,再加两个场景的话只需要再加上几百个单位的成本规模。

也就是说在应用场景上,当你在不断扩展业务场景时,其实会扩展大模型的适应能力以及在各个场景里面产生的效能。所以场景覆盖得越多,平分大模型的成本,相对来说各个场景用大模型的成本就会越少。这可能是下一步推动应用大模型提升效率的一个角度。

Q:等于说,未来大模型来应用到这个托管业务里面去需要更多的场景,场景越来越多,所以用大模型的成本去平摊之后不会很多,而且相比较全人工处理会更划算。可以这样理解吗?

A:对,我理解是这样的。

Q:明白。除了托管的规模化的这个方面,你认为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还有其他的吗?

未来趋势2:前台数据标准化

A:其他的话,就是前台的一个数据标准化。我感觉未来啊,各家可能也会注重这一块儿的影响。因为它其实不管是要应用大模型,还是应用其他传统的一些技术开发的手段,它的一个数据的基础都是在于数据的一个基础化,标准化。

如果你数据没有办法标准化的话,那其实更多的可能是集中在某个孤立的业务场景,例如我帮你做了这个前置条件的分类之后,我再去做后续的一个自动化。

但那样就没有办法做很全面的,因为我可能要处理你数据的标准化工作,之后才能做最核心的那一部分业务处理,那这对于各个业务场景的复用以及适用性,就会很乏力。这就像盖房子,可能要先有沙子、然后有水,我把它和成泥之后才能给它一个可塑造性的特点。

未来趋势3:整体业务合规性

A:然后第三个方面的话,其实整个行业现在都趋于做整体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会对数据精准度、行业标准的符合性越来越严格。因为现在监管层面不管是,不管是比如说投行业务、托管业务还是其他业务,都要做到这个穿透式监管。

托管人在做资金保管的监管的时候,也要做到穿透式的一个监管。不是仅限于表面上,去看这些资产合不合规,而是要穿透到最底层的资产,来去看你的这个产品运作的合不合规。比如最近频发的违法违规行为,一些私募基金投资的资产类型,不符合它的产品要求。

Q:这个合规工作,需要托管行做什么呢?

A:托管人作为监管方要做的信息监测工作,因为托管人属于整个业务运作过程的监督者角色,需要监督管理人的操作的合规性,所以托管人在行使托管人职责的时候,要求穿透式监控,监控到不合规信息告知管理人去修改。如果管理人不修改,就要上报给监管部门。因为托管的业务很分散,所以根据每个产品的具体情况去上报不同的监管部门。

结语

托管数字化的核心,从来不是 “靠大模型一步到位”,而是先打牢 “文档分类、数据标准化” 的地基,再落地场景提效 —— 没有规整的数据,再先进的系统也难发力。

未来的规模化(场景越多,大模型成本越低)、前台数据标准化、穿透式合规监管,更需要银行前后端、分支行联动推进。若你是托管从业者,能从这 5 年实践里找到破局点;就算是普通投资者,也该知道:你买的理财、基金,都有托管在守护资金安全。

关于托管数字化,你有哪些疑问?评论区一起聊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起走进无声的世界:他们需要的...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当我们习以为常倾听蝉鸣鸟叫、欣赏美妙旋律、与人谈天说地时,约有2780万听障人士...
征服男人,靠一个字,就够了 在爱情的世界里,真正想征服一个男人的心,靠的不是讨好,也不是美貌。 而是,要学会适当地“冷”。 有的...
四川穷游旅游5日游攻略,国庆去... 自从有了孩子,我们的旅行计划就总是围绕着“亲子”这个主题展开。四川,这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的地方...
他俩凭什么入选国家级体育旅游推... 9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发布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名单的通知》,...
“码上游曲阜”开启全域智慧旅游...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通讯员 张荣臻 田蕾 吴天琪 李盈)日前,“码上游曲阜”智慧文旅平台正式上线,...
从蟹粉拌面到醉蟹:一场专属于秋... 秋意渐浓,上海的街头巷尾弥漫起蟹香,一场专属于秋天的蟹宴寻味之旅就此开启。 首站,蟹粉拌面是必尝的经...
景区标准化创建指挥管理系统 景区标准化创建指挥管理系统 核心价值与功能介绍 标准化创建指挥管理系统专为景区5A/4A等级创建打造...
“疆品南下”燃动羊城!今年广东... 国庆、中秋双节氛围渐浓,一场疆味集市“空降”羊城!9月28日,“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2025广东对口...
上饶秘境白花岩:峭壁栈道通幽处... 铜钹山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上饶市广丰区南部,与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接壤,主峰海拔1534.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