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时,关节(尤其大脚趾)的红、肿、热、痛让人寸步难行。这其实是体内过多的尿酸形成了“针状”结晶,引发了剧烈的急性炎症反应。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剧痛,首要原则是快速、强效地消炎镇痛,而非立即降低血尿酸水平。以下是根据最新临床指南整理的急性期科学处理方案。
一、
急性期处理的“四要”原则
1、及时用药、快速“消炎”,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优先选择以下药物:
l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是首选的消炎止痛药,能迅速缓解症状。
l 秋水仙碱: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建议在发作后36小时内低剂量服用,可显著减少副作用同时有效抗炎。
l 糖皮质激素:当上述药物无效、存在禁忌或不耐受时,可短期使用口服或关节内注射的激素(如泼尼松)。
2、冰敷患处、减轻肿痛:
l 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敷15-20分钟,每日多次。冰敷可有效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l 切忌,此时绝对不要热敷,否则会加重炎症和水肿。
3、抬高患肢、充分休息:
l 休息时,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这有助于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l 尽量减少患肢的活动和负重,给关节一个安静的修复环境。
4、大量饮水、急早就医:
l 鼓励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以白水、苏打水为佳。这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l 建议在出现症状后第一时间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并开具最合适的处方药物,切勿自行凭经验用药。
二、
必须避开的“四不要”禁忌:
1、不要随意启动或停用降尿酸药:这是最关键的原则之一。
正在服用降尿酸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多替诺雷)的患者,在急性期应继续服用,突然停药会引起血尿酸波动,导致病程迁延。
未服药的患者,急性期则不建议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待炎症完全缓解后(通常为1-2周后)再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小剂量降尿酸治疗并预防性抗炎。
2、不要触碰饮食“红线”:
严禁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和饮用含果糖饮料,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以免尿酸骤然升高,加重病情。
3、不要按摩或热敷患处:
外部物理刺激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加重,使疼痛和肿胀 加剧。
4、不要忽视休息的重要性:
忍痛活动会加重关节损伤和炎症。急性期必须减少活动,以休息为主。减少患肢活动和负重,给关节一个安静的修复环境。
三、
总结
痛风急性期管理需遵循“消炎镇痛第一”的原则。科学地使用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并结合非药物措施,能最快控制症状,缩短病程。疼痛缓解后,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启动长期的降尿酸达标治疗,从根本上减少甚至预防痛风再次发作。
小编简介
林燕美
内分泌科医师 医学硕士
人生格言:
善待生命,
才能收获精彩人生!
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弘爱内分泌林燕美
审阅:弘爱内分泌田建卿
门诊预约挂号
下一篇:苏州的邻居,年底有新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