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区虹漕南路钦州南路转角,千年的文化基因在此沉淀。月白、奶白、定窑白、娇黄、胭脂红、珊瑚红、梅子青、天青……一抹抹中国色,组成了满墙的绚烂,一回眸,“氧化铁”“氧化锌”“硅酸锆”等不同化学成分的标注,则让釉面反射出科学的光芒,展示出一个浩大的“陶瓷试片基因库”,告知人们,“泥为骨,釉为肤,组成陶瓷的大部分材料都来自这个地球……”
釉色千变万化秘密就在于化学成分比例不同
这里,便是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陶瓷艺术创意工坊,除了通过展陈带领同学们走进千年文化之美,更开设了全年120多批次“乐玩美陶”课程,让青少年在拉坯、彩绘、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感受“泥土与火焰”的魅力。
学生可体验陶艺全过程
最近,来自景德镇市的四位陶艺大师黄国斌、涂海波、黄勇、韩猛华受邀担任导师,徐汇区将和景德镇市携手,在这里共建青少年陶艺文化教育研习基地。
有的以淡雅青花为笔勾勒出山河壮阔之美,有的以粉彩晕染出花鸟的灵动,一场“山河美·瓷汇未来”陶艺展,让大师作品和青春创意对话。
大师作品和青春创意对话(下同)
古朴的陶土,究竟为何让今日的年轻人仍旧为之着迷?上海中学两名女生步语凡和孙雨晗颇有感触。两人不约而同都用釉上彩的方式,让红腹灰雀和翠鸟在白瓷盘上“复活”。
步语凡和孙雨晗的作品
“要把鸟画得生动,一定要有一些现实生活的观察,比如,雄鸟和雌鸟喙的颜色有何不同。”孙雨晗说,观鸟和陶艺是她的两大爱好。从自己拍的无数鸟类摄影作品中,她精选出两张翠鸟的照片作为参考。景德镇陶艺大师寥寥数笔,为翠鸟脚下添上一枝横卧的莲蓬,画面瞬间增添了几分灵动,也让姑娘心生敬佩。在学校雕塑课程中,她喜欢用陶土创作各种各样的手,在她看来,陶艺的神奇,也在于由于陶土的软硬程度不同,可能会给手型设计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创造出新的艺术效果,这次绘制的翠鸟盘,同样也有惊喜,“烧制以后它的色泽更亮了,真的有现实中羽毛的光泽!”
步语凡从小就是个喜爱手工制作的姑娘,从超级粘土、树脂粘土到石塑黏土,“玩泥巴”的过程让她尽兴享受创作的快乐,也收获了一方解压的空间。在校内,她毫不犹豫地从“大型发展课”课表上选择了陶艺课;课外,她则来到陶瓷艺术创意工坊,接受大师点拨。“陶泥那湿润温暖而极具生命力的气息,咖啡釉明快的色彩和温润的光泽,还有刚从窑中取出,带着余温的陶器的厚重和温热,一切都让我为这门手艺深深着迷。”步语凡说,为了让小鸟栩栩如生,她查阅资料,研究鸟类不同身体部位羽毛的层次关系,也渐渐领悟了中式美学精髓——她习惯于堆叠多层颜料,并严格仿照模板进行创作,但景德镇的老师提醒她,不要拘泥于模板和照片,一笔一划间也有适当的留白,让作品更“透气”。如今,她创作的小鸟也“飞”出瓷盘,一只只立体的小鸟“飞”上枝头(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