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鹿青松 通讯员 李仕欣
既是“导游”,也是路标,一抹抹“警察蓝”坚守岗位,成为“好客山东”细微而有力的注脚。
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山东公安通过巡逻防控、疏堵保畅服务游客。人在景中沉醉,警在身边呵护,让旅行充满惊喜与感动。
机器人“警官”大明湖畔上岗
秋日的大明湖,水光潋滟,超然楼前广场上游人如织。智能机器人“历小警”熟练地指挥疏散往来人流,时不时与现场群众亲切互动,发出安全提醒,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管是握手、敬礼,碰拳、舞蹈,还是反诈宣讲,甚至是景区介绍,“历小警”与现场游客很快“打成一片”,一位带着孩子的游客与“历小警”互动后赞叹:“没想到现在的警务机器人这么智能,孩子非常喜欢,重要的是还在玩乐中学到了安全知识。”
据了解,“历小警”出自济南历下公安分局与科技公司联合成立的“励警图智”实验室。“‘历小警’还可以参与日常巡逻、人流疏导、安全防范知识提醒等多元警务任务。”在现场,济南历下公安分局政工科民警赵亚辉介绍,“历小警”将为景区安保注入科技动能,为游客提供更加智能便利的安全保障。
吸引了游客目光的还有一个多功能升降岗亭。民警站在升降岗亭上执勤,观察范围更加广阔,能够及时捕捉到景区内各个角落的动态。经过民警的简单操作后,升降岗亭竟“变成”一个巡逻车,民警一边喊话欢迎大家来到景区游玩,一边提醒大家防止丢失财物。
“有个这个多功能升降岗亭,市民游客可以及时发现民警,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向民警求助;民警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突发情况,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济南历下公安分局千佛山派出所民警王奕文说,这种创新执勤设备大大提升了景区安保的效率和灵活性,实现异常情况的快速响应和处置。
便民服务驿站充满“家的味道”
济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聚焦高速公路出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了18处高速便民服务驿站,于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切实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保障与人文关怀。
驿站是集便民服务、交安宣传、文旅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提供便利群众的设施设备和救助物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示和警示教育,推介济宁周边旅游景点和特色特产。
在驿站内配备工作条桌,常备应急药品、工具箱以及宣传资料。电视屏幕持续滚动播放交通服务信息和济宁文旅形象片等,并开放免费WiFi,全力为出行群众提供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针对长途司机实际需求,驿站内创新开辟“卡友自助厨房”,贴心配备了免费的微波炉、电磁炉、洗菜池、热水器、餐桌及充足的电源插座。司乘人员只需带上自己喜爱的食材,就能轻松动手烹制熟悉可口的饭菜,让风尘仆仆的赶路人也能随时吃上自己做的热乎饭,身在他乡亦能品尝到“家的味道”。驿站24小时提供淋浴间、洗衣机、烘干机,在这里,司机可以暂时脱离狭小的驾驶室,舒展身体,获得一段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和放松,为安全行车储备能量。
驿站的每一处设计,都在诉说一个主题:车行有道,人守有德。愿这份融合了儒家智慧的安全文化,伴随每一位旅客一路平安,让旅途不仅是抵达,更成为心灵的滋养。
“精细化便民服务”温暖游客行程
10月1日,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景区迎来国庆假期首轮客流高峰,单日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沙滩与海岸线上洋溢着假日活力。为守护这份“舒心游”,威海市公安局高区分局特巡警大队提前谋划部署、精准调配警力,以“立体化防控网络”织密安全防线,用“精细化便民服务”温暖游客行程——从人流疏导、安全巡逻到应急帮扶,民警们以24小时坚守,在景区绘就了“警徽映美景、服务暖人心”的生动画卷。
针对国际海水浴场、火炬八街、小石岛等人员密集景点,他们优化警力布局,在沙滩入口、礁石区、观景平台等重点区域设置警务岗亭,实行 “定点值守 + 动态巡逻” 模式,采用“车巡织网、步巡固基、空巡瞭望、视频巡防” 四位一体的立体化防控模式,针对游客可能遇到的物品遗失、人员走失、潮汐安全等问题,民警们时刻保持警惕,及时提供帮助、普及安全知识、排查潜在风险,确保最快速度回应游客求助、报警,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全力保障游客游玩安全。
“目前,我们一共部署了8组警力,驻点巡逻组针对的是火炬八街、国际海水浴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女子巡逻组主要是负责劝导服务,流动巡逻组在路面上保持摩托车队巡逻,还有无人机专班,主要负责低空监控、救援等,实现了对这一区域全覆盖的巡查和服务。”高区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张卫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