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Chat GPT做电商?
创始人
2025-10-04 20:03:59
0

9月29日,OpenAI 给 ChatGPT 上线了 Instant Checkout(即时支付/结账)。


搜到合适商品,如果来自 Etsy 的卖家,可以直接在 ChatGPT 里买,不用跳出去;Shopify也在排队接入,宣布说,覆盖百万级商家。


这个能力目前只在美国开,范围不算大,Plus、Pro,还有登录状态下的免费用户都能用。功能还比较单一,一次只能买一件。


官方还说,购物车正在路上,他的底层是Stripe 提供的支付能力(名字叫 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


1


Stripe 是硅谷最有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很多独立站、SaaS 平台和创业公司都用它来收钱,风头一度盖过 PayPal,现在它是 OpenAI 的合作伙伴。


另外,OpenAI 还放话要做“开源框架”,方便更多商家和开发者接。


我搜了下外媒解读,普遍说,这要“抢谷歌搜索广告的饭碗”;一旦用户习惯了在 ChatGPT 里“边聊边买”,那原本跑到 Google 上搜索、点广告的流量,就会被截走。


只是,这事儿公布的时间点有点微妙,赶上国庆,所以,多少应该没人留意。


我本来第一时间想试一下,但太忙了,后来给忘了。直到这两天闲下来,才想起这茬:


上个月打算买台运动相机Action 5 Pro,索性拿它试试。


把需求在chat GPT里直接丢给它,说:“帮我找一台 Action 5 Pro。”反馈挺快:几个电商页面的链接,价格区间写得清楚,还贴心地标出来哪个是“套装版”、“单机身”。


甚至顺嘴提醒我:拍水下,可以考虑加购防水壳。这感觉像数码城里,有个熟人导购一样。


我还试着换个角度问,说想要一个“性价比高、可以直接买的版本”。结果,它给了一个基础款,附了国外商城的链接。


国内用不了闭环支付,但光这种“对话理解”和“主动补充”的体验,已经和传统购物完全不同了。



以前买东西的习惯,先打开电商平台,输入关键词,翻几十页结果,再找下第三方返利平台薅几十块钱羊毛,现在ChatGPT 主动把方案端到面前还替我想好每一步,这不就是“最强导购”吗?


那天,这个能力上线时,一个做拼多多的朋友还说:


WhatsApp 群里已经炸了,大家都在聊 ChatGPT电商能力;Klarna 也在用 GPT 做导购,Stripe 更是直接把支付能力接了进来,让“边聊边买”变成闭环。


我说,国内目前没什么动静哇。说到这,当时还想到一个细节:淘宝 AI 搜索。


这应该算它近期更新最大的能力之一了,看了历史记录,我还用它搜过“iPhone 17 Pro Max”,它把手机的核心亮点总结给我了:什么屏幕、影像、续航都列得很清楚。


还贴了链接、价格区间,“选购建议”和一些注意事项。


不过,我觉得它确实比传统搜索更聪明,但归根到底,它还停留在“标签思维”和“货品逻辑”里,先理解产品,再去生成内容,最后筛选出货品。


而这次玩 ChatGPT,我感受到另一套东西:它反过来做,先聊天,再揣摩真实诉求,最后给出购买链接。


所以,我在想:AI电商导购会不会是一种新形态?如果真这样,那对电商、广告行业,绝对是一场地震。


2


聊“AI 导购”,不得不回头说说电商导购这件事。毕竟这个词听上去新,但电商人早就折腾过很多次了。


我干电商那几年,对“导购”两个字的记忆挺深。


最早,大概在天猫、京东刚起量的时候,身边冒出来一堆 CPS 导购网站。CPS 是啥?简单说“按成交分成”:一个人通过这些导购网站的链接下单,平台会把佣金返一部分给用户,剩下的导购网站赚走。


那时返利网、慢慢买、55 海淘,都靠这个模式起来的,后来还有阿里自己推的一淘、淘宝联盟,把导购的逻辑彻底做成体系。


当时价值主张特别单纯:便宜。只要能省钱,大家不在乎要多点几次跳转,也不在乎体验割裂。


说白了,导购最初形态,就是“薅羊毛”和“性价比”。


再往后,随着平台越做越大,CPS 导购的边缘化问题就来了。因为流量入口都在大平台手里,外部导购站很难长期握住用户,再加上返利这条路太依赖“便宜”这个单一诉求,一旦优惠减少,用户就直接跑回平台了。


所以,大浪淘沙,一批导购站倒闭,剩下的只靠内容或者垂直社区硬撑。


在 CPS 导购之外,大概 2018 年前后,还有一波“社交电商”。比如云集、贝店、环球捕手,还有我待过的楚楚街。


逻辑差不多:导购本质没变,只把“省钱”换成了“拼团”和“社交关系”。蘑菇街、美丽说早期也是导购起家,后来转型做平台、自营,走另一条路。


本质上,这些尝试还是“人找货”


用户要么为了便宜,要么因为社交关系才去买。路径依旧是:先找到货,再被推荐,信息来源大多是微信群、朋友圈。


这和今天聊的“AI 导购”完全不一样。


国内有人在 AI 导购上先动过手;2023 年,返利科技推出了一个叫“如意”的 AI 导购 App,宣传点挺新鲜:对话式比价、智能推荐、帮你解答购物疑问。


我查过一些资料:2023 年 12 月,“如意”预览版上线,2024 年 2 月,它还通过了国内的生成式 AI 算法备案,成了第一批拿到备案的导购类应用。


它逻辑是这样的:


用户丢一句话,“帮我找一双 500 元以内的篮球鞋”,后台就会比价、筛选,然后给出几双推荐,带上理由、注意事项和购买链接。


看上去很“AI”,但现实中还没跑通全链路。


几个问题挺明显:商品覆盖范围有限,没法像淘宝那样全品类;支付闭环没解决,大多数情况下用户还要跳出去下单;推荐效果也谈不上个性化,用户量小、数据积累不足。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所以我觉得,“如意”更像一种探索。它证明了“AI对话导购”确实有市场想象力,但要从 Demo 走到真正改变行业,中间还差好几道坎。


3


那 AI 导购和传统导购,核心区别到底在哪?我认为至少有四点。


第一,驱动力不同。


传统导购基本两条路:一条靠便宜,用户点链接拿返现,本质是“省钱”;另一条是靠内容,比如“什么值得买”,或者早年朋友圈、微信群里晒好物、丢链接。


便宜驱动也好,内容驱动也好,归根到底还是“人找货”,要么为了优惠,要么因为别人推荐才心动。


拼多多当年把微信群、朋友圈利用到极致,做成社交裂变;而内容平台比如“什么值得买”,则往社区方向发展,做成独立 App,形式五花八门,但逻辑没变。


AI 导购也是基于内容,但载体变了。


以前人和人之间分享,现在是人和 AI 聊天。以前我们问朋友“最近有啥性价比高的相机”,现在直接问 AI,它理解需求,从全网捞信息,再生成一份推荐清单,聊天成了新的入口。


第二是呈现方式。传统导购甩给你一长串列表,几十个结果自己挑;AI 导购给一份“方案”,告诉你为什么推荐这款,还会顺手提醒“要不要加个防水壳”。


交易链路也发生了变化。


返利网站、微信群拿了券,最后还是要跳到淘宝、京东付钱。闭环在平台手里;AI 导购虽然现在还差临门一脚,但趋势已经很清楚:


在 ChatGPT 里能下单,未来支付打通后就是一站式解决。


最后就是角色的转变。老导购像个小工具,帮找券、找便宜。AI 导购像一个销售顾问,能懂偏好,记得上一次说的话,甚至会反问你预算和用途。


所以我才说,传统导购是工具,AI 导购更像人


它把“搜索、推荐、支付”揉到一条对话链里,把人找货的逻辑反过来,变成了货找人;这种转变,必定能够影响电商行业的“基本盘”。


4


说到底,AI 导购真正能撬动两个核心节点:


一,平台入口被截流,另一个,品牌/厂商在推荐逻辑下的生存边界,一旦这俩被撬开,整个电商行业都得洗牌。


为什么呢?


电商平台的护城河一直是三样:流量入口 + 推荐分发能力 + 数据壁垒。平台靠商家付费、广告、推荐分成,不断变现,这条路子走了好多年。


如果 AI 导购变成新入口呢?


那平台作为“流量分发者”的地位可能被削弱。用户不必先打开淘宝、京东,而在 ChatGPT 里就能问、让它给你选,还可能直接下单。


那平台就从入口角色退下来,变成幕后做履约、做供应链、做物流的配角。


这不是吹的。看看外国那套:2024 年,Amazon 的广告业务收入达 562 亿美元;他广告业务已经成为营收中很关键的一环。


第四季度,Amazon 的广告收入也在十几亿美元量级。这说明广告,流量分发对于电商平台真的是命根子。


国内也差不多,淘天集团 FY2024 的客户管理收入(也就是广告 + 佣金)占到营收的 70% 左右。


这说明啥?广告和商家投放,才是电商平台真正的命脉。要是入口被 AI 抢走,平台不得不转型,去拼供应链、拼物流、拼商品。


再谈品牌和厂商。


以前常见打法,砸广告、占坑位、被推上首页。预算够大,曝光就多,销量自然能跑起来;产品好但预算不够的品牌,很多时候连被看见的机会都没。


但 AI 导购的逻辑不一样。AI 在对话里先理解你的需求,再甩出一个“最优解”;预算再高,产品差、口碑烂,AI 也会直接跳过。


换句话说,靠钱买曝光这套,未来不一定灵了。


这就给厂商提出了三个“更狠”的考验:


产品力要硬,供应链要稳,用户口碑、数据也得跟得上;不然,在 AI 的推荐逻辑里,你就相当于在起跑线落后一截。


拼多多是个好例子。


2024 年拼多多的 GMV 继续保持增长,很多报告指出它在很多品类,用低价直供 + 高效供应链的打法,在下沉市场和性价比用户中吃得很稳。


这正说明:在广告效率下降的年代,谁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上有优势,谁就更有竞争力。


所以,智远看来,在 AI 导购时代,真正有机会的是产品 + 供应链 + 数据层面打磨得足够强的品牌。


不过,这一切不会很快到来,国内用户习惯、电商生态,不是说变就能变的;短期看,平台的广告盘子依然会很大,品牌还会继续砸钱买曝光;长期看,入口的确慢慢被AI 拦走。


就像当年大家从 PC 迁到移动端一样,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一切;下一个十年,谁能真正吃到这波红利?平台,品牌?还是使用AI购物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都... 阿莫林本赛季的表现,与他最初加入曼联时承诺的目标相比,显然有很大的差距。这让外界对他的执教能力产生了...
天疱疮迎来新曙光——健脾祛湿方... 秋风一起,天地间燥湿交替,对于天疱疮人群而言,此时节尤为难熬。此疾虽发于肌表,形成大小不等的水疱,破...
伊朗还不下单?歼-10击杀4架... 印巴空战之后,歼-10战斗机的外销形势大变,伊朗似乎成为最可能的用户,可惜一直没有任何消息,让人奇怪...
榆林市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专...  从雄浑壮阔的黄土高原到绿意盎然的治沙奇迹,从古老厚重的边塞古城到充满活力的现代农庄……榆林,这座昔...
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北京全市公园...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0月4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数据...
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双节农文旅盛宴... 10月3日,笔者走进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国庆八天乐,枣园嗨翻天”主题活动现场。这场覆盖板枣欢乐世界、枣...
软实力全球第二!中国是怎么变酷... 抢到了吗?日前,迷你版拉布布(Labubu)全球开售。泡泡玛特的阿里速卖通官方旗舰店显示,迷你版La...
游在武东︱这个国庆假期,在武东... 盼望着盼望着国庆小长假终于来啦 秋意正浓,风光正好 诚邀您来武东 采摘早熟蜜桔、畅游秋日六甲、 体验...
【朝医新闻】急腹症外科的假期坚... 当举国上下沉浸在国庆长假的欢乐氛围中,当千家万户享受着团圆时光时,北京朝阳医院普外中心急腹症外科,始...
高尿酸会“祸害”身体多个器官,... 推开体检中心的门,李阿姨的心情格外沉重。她今年刚满56岁,最近总觉得关节有点僵、偶尔刺痛,还以为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