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严州府
创始人
2025-10-05 09:10:25
0

跳海的太后 欧洲的访客

一个游子回望故乡的古城 “打捞”严州府 本报记者 宋浩

新安江畔的严州府古城 视觉中国供图

十一黄金周里,在杭城以西不远的建德小城,也是熙熙攘攘的热闹。

被不少网友誉为江浙沪六大“隐形宝藏”小城的建德,今年正好1800周岁——225年,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封扬威将军孙韶为建德侯,置建德县。建德市今天属于杭州,但20世纪中叶前,这里属严州,一个古老的行政区划。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杨斌的老家,就在建德市乾潭镇乾潭村。他的新书《江南以南:被湮没的严州府》不久前刚由火与风/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中,他从古严州出发,以区域史、微观史、跨国史等不同角度展开叙述:从吴越争霸中的伍子胥、东汉的严子陵,到南宋的太后和遗民、元代的欧洲访客、越南的朝贡使者,再到清代的乡村女性,最后到自己的外公。

国庆前,一个初秋的午后,在晓风·明远书院,杨斌做客钱报读书会,同席的还有浙江大学教授杜正贞、中国美院教授王犁。

室内,坐不下的读者只好站着;窗外,不知何时下起小雨。不时有人感叹“地方史还可以这样写”。这本书,除了带你走近形形色色的人物去重新理解严州,或许还能引发每一个人与远方故乡的关系。

“我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学者的历史写作,也是我人到中年后的回首,一个游子的返乡之旅。”

杨斌19岁离开建德去北京,8年后跨越太平洋到波士顿求学,后来又辗转新加坡、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执教。在远方与故乡之间,他一直觉得有一根无形的线,这条线的拉扯越来越有力。

10多年前,他频繁回建德老家,故乡的陌生感让他唏嘘,也让他萌发了一种冲动——作为历史研究者,杨斌写过殷墟的海贝、南海的沉船、马尔代夫的椰子、葡萄牙人的龙涎香,至此,他想写一本家乡的书,写一写自己的家族。

历史上的严州府,在杭州和徽州之间,下辖建德、淳安、桐庐、分水、寿昌、遂安六县。严州的辉煌时代在南宋,因为钱塘江水路交通的重要性,这里是南宋贡道必经之地。

由此,这里留下了孟浩然、范仲淹、陆游、杨万里的旅迹,留下了越南使臣朝贡忽必烈途经的足迹,留下了鄂多立克等欧洲探险家的惊叹,也留下了觐见乾隆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与琉球王国相遇的一瞬……除了正史和地方史料,杨斌翻遍域外中文和外文文献,勾勒出家乡严州在中国、东亚和世界的故事。

上世纪中期,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古严州的部分区域变成了千岛湖,再加上公路、铁路交通的兴起,这座古老的州府渐渐湮没了。

杜正贞问杨斌,如何理解《江南以南》这个书名?杨斌解释,广义上的江南当然包括严州在内,而狭义上的江南仅指太湖流域的苏、松(松江府,今上海)、常、镇、杭、嘉、湖七府。严州在杭州以南,地理环境多山,与太湖平原一望无际、遍植桑稻的“江南”大不一样。

今天,从杭州西站到建德站,高铁只要半小时。出站打个车,没多久就能站在屹立700年的古城墙下,尝着千岛湖鱼头、建德豆腐包,那一道裹在其中的辣味,仍保留着严州饮食文化的特色,它与衢州、徽州略相似,展现着“江南以南”独特的一面。

作为艺术史学者,王犁特别提到了杨斌书中写杨太后的一章。这位宋宁宗的皇后,就是艺术史上的南宋女画家杨妹子。她工诗擅画,传世作品《百花图》风格与马远相似,现存于吉林省博物院。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杨妹子被认为是杨皇后的妹妹。杨斌综合正史和南宋周密等人的笔记,介绍了杨皇后的传奇身世。杨氏本是成都的乐伎演员,十几岁时被送到了德寿宫,侍奉吴太皇太后(宋高宗妻子)。

杨氏颇受太皇太后的喜爱,太子赵扩每次到德寿宫问安,都对她目不转睛。太皇太后就把她赐给了赵扩。后来赵扩登基,就是宋宁宗,杨氏也成为皇后。

杨氏出身低微,非常遗憾,她通过内侍联系了严州杨纪这一书香门第。杨纪曾中进士,已去世,其子杨次山也有功名,她就认杨次山为兄。1987年,杨氏家族的墓地在淳安被发现。

杨皇后对南宋历史影响深远,她支持史弥远杀了权臣韩侂胄,直接影响了政治格局和对外关系。因为杨妹子,严州杨氏家族多年后又出现了一个杨太后,即宋度宗的杨淑妃,宋端宗赵昰的母亲。南宋灭亡后,7岁的赵昰跟随母亲、舅舅等人一路逃难,从温州到福州。文天祥、陆秀夫拥立这个孩子称帝,杨淑妃成为太后。

一年后,在十字门海战中,小皇帝落水,不久病逝。陆秀夫又拥立小皇帝的弟弟、7岁的赵昺为皇帝。

崖山海战中,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杨太后经历两个儿子的死,也跳海自杀,被张世杰葬在海边。

杨家的故事还没完。《大越史记全书》《皇越一统地舆志》等越南文献记载,越南陈朝与占城发生战争时,陈英宗在梦中见到了南海圣娘,她自称是赵宋的妃子,死在南海。陈英宗醒来后,祭拜了她,海上果然风平浪静,于是大胜而归。这样,杨太后这个越南的民间信仰也得到了官方的承认与崇祀。

杨斌推测,对杨太后的信仰可能是当时越南华人中流传出来的,渐渐越南社会普遍接受了这一妈祖式的神祇。杜正贞表示,用跨国史的角度看待地方史,把一个个人物放在王朝、甚至全球的历史脉络中,这是杨斌本书的鲜明特色。

让杜正贞印象深刻的,还有杨斌对“Belsa”的考证。在本书中,杨斌修正了几年前《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中的观点。

宋代开始,钱塘江就是东南亚各国朝贡的路线,严州是重要枢纽。杨斌提到:2024年杭州摩崖石刻爱好者在建德市大洋镇新发现的元代石刻,上面明确记录了占城国在1280年带着犀牛、玉象等宝物朝见忽必烈,途经严州,建德县尉王济等官员接待使者一行。

约三四十年后,欧洲的旅行家鄂多立克也走了这条路。这位旅行家是马可波罗的小老乡,比他小26岁,著有《鄂多立克东游录》,在欧洲广为流传。

1318年,他从威尼斯出发,横跨印度洋到达广州,途经泉州、福州、杭州,而后到达元大都。在《东游录》中,他写到从福州出发,半个多月后到了一座大山。杨斌认为,这就是福建、浙江、江西交界的仙霞岭。

穿越仙霞岭后,鄂多立克又走了半个多月,“来到一条大河前,同时我居住在一个叫作白沙(Belsa)的城中,它有一座横跨该河的桥。”他寄宿在桥边一个渔民家中,渔民带他到江上捕鱼,鄂多立克被中国人训练鸬鹚捕鱼的方法震惊了,他的记录也让欧洲人都惊呆了。直到明清时期,很多欧洲人来华,都寻找这一人文景观打卡。

之前,杨斌以为“鄂多立克”提到的Belsa是来自梅城西南30里的白沙渡。鄂多立克可能先到了白沙,记住了这个地名,等到了梅城,误记这座城为白沙。

近几年,杨斌又有了新发现,鄂多立克没有错!在考察古意大利语Belsa的发音后,杨斌发现B的发音更接近M,这与建德方言“梅城”的发音非常接近。鄂多立克听到的地名正是梅城,他用意大利语音译为Belsa。

过去,包括研究马可波罗的专家英国汉学家亨利·玉尔在内的众多学者无法考证出Belsa在哪里,成为一个悬案。而恰好杨斌是建德人,由此解决汉学史上这一个小小的难题。

鄂多立克到的地方是梅城,还有另外的旁证。他还见过另一种冬天捕鱼方式:船民在船上备一桶热水,脱光衣服,带上口袋跳入水中,徒手捕鱼,出水后跳进热水桶里。杨斌对这种捕鱼方式一直存疑。直到两年前,他读到中华书局出版的《陶庵回忆录》,得知上世纪初绍兴还有这种捕鱼方法,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家猫突然发狂扑人挠主人20多道... 10月4日(采访),武汉。#家猫突然发狂扑人挠主人20多道伤口#,猫主人张先生:猫指甲都断在伤口里了...
书中发现“天然造血库”,连吃一... 调理气血,才能由内而外养出好气色 前几天整理书柜时,偶然翻到一本老旧的中医养生书籍,里面记载着关于黑...
揭秘失眠如何伤五脏!中医教你不... 你是否曾经经历过失眠的困扰?无论是翻来覆去、辗转反侧,还是凌晨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失眠似乎已经成为现...
北京警方通报:在长城刻字,满某... 10月5日,北京密云警方发文,2人在司马台长城刻字,被依法查处。 10月3日,密云分局古北口派出所接...
又有2人在长城刻字,警方:拘留... 北京密云警方10月5日通报,10月3日,密云分局古北口派出所接古北水镇景区工作人员报警称,有游客在司...
“每逢佳节胖三斤”?今天告诉你... 每逢佳节最忧伤的不是胖三斤,而是只有自己胖了三斤。 每当这时候就听到灵魂在呐喊:为什么别人怎么吃都不...
别做景区“显眼包”!文明才是最... 初秋的虎头5A级国家级风景区,天高云淡,景色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尽管绝大多数游客都能自...
懒人福音!北京好评最多的旅行社... 宝子们,是不是每次想到旅游要早起赶集合点、拖着行李挤公共交通,就瞬间没了兴致?别担心,今天就给大家带...
秋天中老年多吃这4样“高钙菜”... 十月秋意正浓,气温逐渐转为寒凉,且天气干燥, 在这由热转凉的的过程, 正是养生好时节, 这时阳气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