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康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他们漫步于青山绿水间,流连于特色村落中,不仅用脚步丈量了这片土地的美景,更用一句句发自肺腑的“金句”,为康县的生态魅力与服务品质点亮了五星好评。让我们一同侧耳倾听,这些在旅途中最动人的心声。
“在青龙山登高‘吸氧’,我才知道什么叫‘会呼吸的旅行’!”——来自成都的户外爱好者张先生,在攀登青龙山后兴奋地分享。
对于张先生而言,国庆假期的康县之行是一场彻底的“洗肺”之旅。“青龙山的登山步道设计得非常合理,既能体验到登高的乐趣,又不会过于疲惫。最关键的是,一路向上,满眼都是苍翠的林木,空气清新得仿佛带着甜味,每一次深呼吸都感觉五脏六腑被洗涤了一遍。”他将这次登山比作“会呼吸的旅行”,认为康县的风景和空气是其最无可替代的财富。
“这个‘老物件’博物馆真好玩!爷爷,原来你小时候不用写作业,是去种地啦?”——一位来自绵阳的小朋友轩轩,在参观农耕文明传承基地•康县历史文化展厅时,指着传统的犁具天真地发问。
这个充满互动性的展厅,成为了许多家庭游客的意外之喜。看着古老的纺车、犁铧等农耕器具,大人们陷入回忆与感慨,孩子们则充满了好奇。轩轩爸爸笑着转述儿子的“惊人”之语:“孩子的问题让我们全场都笑了,但笑过之后,觉得特别有意义。这个展厅就像一个时空隧道,让他直观地触摸到了我们祖辈的生活,这种生动的历史教育,比书本上来得更直接、更深刻。”
“阳坝梅园沟的溪水,把我们家孩子的快乐值‘拉满了’!”——来自广元的李女士一家,在阳坝梅园沟的溪边玩得不亦乐乎。
李女士家的国庆之旅,核心诉求就是让孩子亲近自然。而梅园沟完美地满足了他们的期待。“这里的水太清澈了,孩子在水边嬉戏,笑声就没断过。”李女士提到的阳坝梅园沟玩水体验,成为了她孩子旅途中最闪亮的记忆点。她补充道:“山水相映,风景如画,我们大人坐在旁边的休息椅上,看着孩子玩耍,自己也觉得特别放松和治愈。”
“这儿的服务贴心到,让我感觉像是‘VIP游客’!”——来自重庆的独行游客陈小姐,对康县的旅游服务赞不绝口。
陈小姐的旅行注重细节和体验。“从高速路口清晰的指引,到景区门口高效的检票,再到停车场充足的泊位,整个流程非常顺畅。”她特别提到了遍布景区的志愿服务点,“有一次我只是稍微停下来看地图,就有志愿者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感觉特别暖心。”这种无处不在又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让她感觉自己是备受重视的“VIP”,游玩起来全无后顾之忧。
“住在民宿里,听着溪流声入睡,早上起床,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觉身心都很放松。”——来自兰州的退休职工张阿姨,对她入住的民宿给出了极高评价。
张阿姨和老伴选择在康县多住几日,住宿体验是他们此行的重要考量。“我们住的民宿,推开窗就能看到山,晚上安静得只能听到溪水声,睡眠质量特别好。”民宿内部既保留了乡土风情,又确保了现代化的舒适,加上主人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张阿姨由衷感叹:“这就是我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啊。”
“为了那碗地道的康县面皮和农家柴火鸡,我的味蕾已经开始想念了!”——来自宝鸡的“吃货”王先生,对康县的美食念念不忘。
旅途中的吃饭问题,在康县变成了一种享受。王先生兴奋地列举着他的“美食地图”:“早餐的面皮爽滑劲道,中午在农家乐吃的柴火鸡,味道醇厚鲜美,还有那些新鲜的时令野菜,都是城市里难寻的味道。”他认为,康县的美食以其地道和天然,成为了旅行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他计划再次来访的理由之一。
一句句亮眼的“金句”,是游客们对康县最真实、最生动的评价。它们共同描绘出一幅景美、人暖、食佳、心安的康县旅游全景图。这个假期,康县用其全方位的魅力,成功地将游客的赞誉转化为了最闪亮的口碑,证明了这里不仅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更是能够安放美好旅居时光的诗和远方。
记者:张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