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个木雕的哪吒真的太可爱了!”精致小巧的木雕、栩栩如生的竹编,双节期间,文昌里非遗展示商铺尽显抚州民俗风情,以“静态展示+动态体验”的形式,让市民与游客在指尖触碰、目光追随间,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与魅力,为节日氛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10月6日,走进文昌阁木雕馆,一件件制作精美、造型各异且形象逼真的木雕作品即刻映入眼帘:天然树木根须的原始纹路,在匠人独具匠心的雕琢下,化作兼具艺术感与生命力的摆件,让人不禁感叹传统木雕技艺的无穷魅力。
“我是土生土长的抚州人,从小就听家里人说起这些老手艺,但亲眼看到传承人现场制作,还是第一次。”在木雕展台前驻足许久的市民周婷,向记者分享了她的感受。看着樟木在传承人手中的刻刀下,慢慢褪去粗糙、逐渐显露出精美摆件的轮廓,她忽然对“匠心”二字有了真切理解:“这些不是简单的‘老物件’,是我们抚州文化的根。以后我要常来这里,也多跟同学讲讲这些非遗背后的故事。”
随后,记者走进展示临川篾编技艺的“竹艺轩”,店内早已热闹非凡。在店铺中央,临川篾编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建元面前整齐堆放着处理好的竹丝——这些竹丝细如发丝,还泛着淡淡的竹青光泽。只见他拿起几根竹丝现场演示编织:指尖如蝶翼般灵活翻飞,左手稳稳固定竹篾骨架,右手按照“一上一下”的规律穿插竹丝,时而用指尖轻轻按压竹丝接口,确保编织出的纹路平整紧密。短短几分钟,一个小巧的竹编茶杯垫便初现雏形:竹丝交织出的菱形纹路整齐划一,边缘处还巧妙编织出一圈波浪纹,透着质朴又精巧的独特美感。
竹椅、钥匙扣、竹玩具、箩筐、水壶、花篮等竹编艺术品琳琅满目,兼具美观性与实用价值,涵盖各类生活与装饰场景,游客目不暇接。“以前只见过竹编篮子,真没想到这么细的竹丝,能编出这么秀气的物件。”带着孩子来体验的游客赵雨彤,拿起刚成型的竹编茶杯垫细细摩挲,触感细腻得让她忍不住感慨:“从这每一根竹丝的处理里,都能感受到传承人满满的用心。文昌里的非遗体验让这个假期特别有意义,不仅赏了景,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趟抚州之行值了。”
据了解,临川篾编技艺源自民间竹编技术,是扎根生活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今,这项技艺更实现了“汇通古今”——既保留了农耕时代的生活智慧,又融入了现代文明的审美情趣。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精美的竹编艺术品,还能近距离了解竹编制作过程、学习竹编文化,真正在互动中触摸到非遗的鲜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