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5日电 在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的旅游旺季,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紧扣“好客之州”建设号召,以“人间瑶池·古韵松潘”文旅品牌为引领,集结公安、交警、综合执法、青年志愿等多方力量,从交通保畅、市场规范、健康守护到文化赋能,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让千万游客在高原大地感受“宾至如归”的温暖。
“动车时代”为松潘带来全域旅游高峰。为保障双节期间交通顺畅,全县公安交警全员在岗,以“游客思维”筑牢出行防线。针对黄龙景区、松州古城、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等重点区域,提前研判并制定“固定岗+机动巡逻”方案,在国道213线及县城入口实时疏导,通过远端分流、近端管控有效缓解拥堵。
志愿者为游客服务。松潘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执勤民警不仅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更是游客的“暖心人”。在牟尼沟隧道,他们帮助高反游客紧急联系医疗点;在古城周边,耐心为外地游客指引路线;夜间则开展专项行动,严查酒驾醉驾。“看到‘荧光绿’心里就踏实了!”重庆游客王先生感慨道。这份坚守,让“安全抵达”成为“好客之州”最坚实的承诺。
围绕“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目标,松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打响市场保障攻坚战,以“柔性服务+刚性监管”诠释“全民好客”。联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整治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环节的“欺客宰客”“黑车黑导”乱象。
同时,松潘持续升级“30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实现“线上受理、线下处置、闭环反馈”快速响应。“买的藏饰不合适,当天就换好了,特别省心!”成都游客李女士的体验,正是当地优化消费环境的缩影。副局长石斌表示:“我们要让游客在松潘消费放心、游玩安心,让‘好客’成为市场最硬的招牌。”
团县委组织4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17个乡镇、高铁站及核心景区构建“全域覆盖”服务网络。在黄龙九寨高铁站,他们协助老人、孕妇等重点旅客通行;在各服务点,为自驾游客提供路线咨询和文旅手册;在古城非遗展演现场,配合传承人开展互动教学。
这支“青春力量”与卫健部门紧密协作。在黄龙、牟尼沟景区及国道213沿线设置的10个旅游医疗服务点,配备了血氧仪、氧气瓶等应急物资,志愿者遇游客高反或不适可快速对接医护。“从高铁站到景区,处处有人帮忙,还能免费吸氧,太暖了!”上海游客张女士称赞道。“红马甲”与“白大褂”的联动,让高原服务既有温度,更有保障。
交警疏导交通。松潘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双节期间,松潘围绕“人间瑶池·古韵松潘”品牌,推出系列文化盛宴。松州古城北门广场上,民族花灯、琵琶弹唱轮番上演,重现茶马古道烟火气;高铁站前的“非遗快闪”成为游客打卡热点。这些活动与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的红色研学相呼应,构建起“自然奇观+历史古城+红色记忆”的文旅体验链。松潘正通过“观光+体验”模式激活流量资源,让旅途更有深度,使“好客之州”的内涵更加丰满。
此次双节,松潘的暖心服务已超越单一保障,成为“人间瑶池·古韵松潘”品牌价值的生动实践。从景区到国道的医疗点,从古城的志愿岗到规范的市场、精彩的非遗展演,部门协同的“多维保障模式”既守住了安全底线,更提升了服务品质。
数据背后是民心温度,赞誉之中见品牌力量。松潘以“游客思维”融入文旅发展全过程,既夯实了“千万游客”目标的服务基础,更向八方来客展现了“好客之州”的诚意与担当。正如古城墙上的月光,这里的温暖服务跨越山海,让每位游客带走高原的祝福与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