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曾经的出境热潮,如今的“中国引力”——全球游客为何蜂拥而至?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最近出门时,总能在街头巷尾不经意间捕捉到令人惊喜的画面?不再是零星几位,而是成群结队、金发碧眼的身影,点缀在人潮之中。就拿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来说,重庆洪崖洞热闹非凡的排队人群里,每十个人中,就至少有三位是外国面孔。那场面,恍惚间让人以为置身于某个国外的热门旅游胜地。
你可能难以置信,但事实摆在眼前:如今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跃升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权威数据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仅在2025年上半年,就有高达1916万外国游客踏足中国,其中超过1300万人更是享受了免签的便利。这串数字背后,意味着平均每天近十万外国友人涌入中国,这股热潮,比之每年的春运,有过之而无不及。
置身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触目所及的景象更是印证了这一点。自动通关通道里,中国公民的身影几乎占据了全部,而旁边的人工通道,则蜿蜒数百米,排起了壮观的长龙。队伍中,肤色各异、语言不通的外国游客,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眼神中充满期待,正翘首以盼,等待着迈入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来中国旅游简直太方便了!这里科技的力量真是令人惊叹!”九月底,几位刚在上海豫园成功用境外银行卡完成支付的欧美游客,难掩兴奋地分享他们的体验。他们 appena 在“Meet China”数字大屏上轻松预订了老字号美食套餐,既无需兑换人民币,也免去了繁琐的支付软件绑定,一切尽在“指尖轻触”间,便捷得不可思议。
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中国又都在经历着怎样的精彩?答案或许会颠覆你的想象:在雄伟的泰山之巅,有人正穿戴着尖端机器人技术,体验前所未有的登山乐趣;在深圳的地铁站,一位外国小伙子被行云流水的扫码进站方式深深震撼,直呼“这简直就是未来世界的景象!”;而在武汉火车站,一位印度博主随手拍摄的一段中国高铁视频,竟被赋予了科幻大片中“陆地巡航舰”般的磅礴气势。
更有甚者,如今的短视频平台上,十条内容里至少有三条是外国人在中国的旅行见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里,一群外国游客嬉笑打闹,模仿着搞怪的“僵尸舞”;北京的御和园,外国姑娘们身着飘逸的格格服,定格下东方韵味的美丽瞬间;繁华的上海外滩,俄罗斯美女们正直播着夜色下的璀璨灯火……仿佛在一夜之间,中国的大江南北都“长”满了迷人的外国面孔。
然而,你或许会疑惑:“既然涌入了这么多外国人,为何我平日里却鲜少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这其中有着非常合乎情理的解释。大数据显示,高达80%的外国游客,其足迹集中在北上广深、成都、西安、杭州、重庆这八个重点城市,且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机场、历史悠久的老城区以及享有盛誉的知名景点周边。如果你恰好不居住在这些区域,又不常涉足这些热门景点,自然难以察觉到这股“外国游客潮”的存在。
此外,我们中国人习惯性地将“老外”等同于欧美人,但事实上,目前访问中国最多的游客群体,其实来自我们的亚洲邻国,如韩国、日本等。他们与我们有着相似的东方面孔,若不开口交流,单凭外观,你很难分辨出他们是否是外国友人。
更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入境口岸的不断增加,许多外国游客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入境,享受更便捷的通关体验。例如,山西大同,因其相对低廉的机票价格,已成为不少外国游客入境中转的首选地,当地的外国游客数量更是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较去年翻了五到九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多的外国游客,如同约好了一般,纷纷选择中国作为他们的旅行目的地呢?
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无疑是中国签证政策的持续优化和放宽。自今年9月15日起,中国对俄罗斯公民实施了为期一年的免签政策,这无疑进一步壮大了我们的“免签朋友圈”。如今,享受单方面免签待遇的国家已增至47个,同时,过境免签停留时间也从144小时延长至240小时,覆盖范围扩展至55个国家,并允许这些免签旅客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跨省旅行。长达10天的停留时间,足以让他们在中国展开一场深度而精彩的旅行。
来自澳大利亚的网红夫妇Jack,就巧妙地利用了这项政策,进行了一次令人称道的济南之旅。他们在视频中激动地表示:“这样的免签政策,彻底改变了我们来中国旅游的方式。过去,需要准备一堆繁琐的材料,等待数周才能拿到签证,现在,只需一张机票,便可说走就走,实在太方便了!”
除了签证的便利化,还有一个同样极具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旅行,真的太划算了!纵观近五年,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普遍,物价节节攀升,唯独在中国,许多商品的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出现了不升反降的现象。对于那些手持欧元、美元的外国游客而言,中国无疑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
我的一位朋友下个月将从曼谷飞往北京,并在大同进行中转,全程机票费用竟只需350元人民币。他感慨道:“这比我在曼谷住一晚酒店的费用还要低!”
再来看看餐饮。在英国伦敦的唐人街,一碗兰州拉面价格高达138元人民币;而在中国本土,你只需不到15元,就能品尝到正宗的美味。在法国巴黎,一顿简单的快餐可能就要花费20-30欧元;但在成都,同样的预算,足以让你从早吃到晚,火锅、串串、地道小吃,应有尽有,尽情畅享。
法国旅行博主皮埃尔更是振振有词地在视频中算了一笔经济账:“就连我们入住的五星级酒店,价格也只有欧洲同级别酒店的一半。”这种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对那些精打细算的外国游客来说,无疑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而且,如今外国游客在中国旅行的方式,也与以往大相径庭。他们不再满足于跟随导游,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而是更倾向于背起行囊,手持手机,深入体验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北京的一家餐厅里,导游小杨正耐心地教导一群新西兰学生学习包饺子。尽管初学者的手法略显生疏,包出的饺子形态各异,但能够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美味,这些外国学生们都觉得新奇不已。
在四川雅安,这座因大熊猫“香香”的故乡而闻名的地方,已然成为了日本游客的“朝圣之地”。许多日本人不远万里而来,只为一睹他们心中“国民女儿”的风采。今年,前往雅安的日本旅行团预约量已突破180个,航空公司为此更是特意增设了东京、大阪、北海道直飞成都的航班。
外国游客的激增,也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小语种翻译现在异常抢手,德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翻译,即便日薪达到500元,也难以寻觅。此外,旅游策划师、拍摄助理、专业的旅拍服务等新兴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在吉林珲春,满大街的俄语标识,无声地诉说着这里俄罗斯游客的到来。他们的身影不仅带动了当地酒店和餐饮业的蓬勃发展,甚至连洗浴中心、KTV等娱乐场所,都开始积极招聘俄语人才。烧烤店老板胖哥更是喜笑颜开,他不仅为店里增加了俄语菜单,近半个月来,每天要准备5000串烤肉,即便凌晨三点,仍有俄罗斯游客光顾,营业额直接翻了三倍。
从东北到西南,从一线大都市到偏远小城,如今,中国171个城市都能看到外国游客的身影。无论是在内蒙古辽阔的沙漠营地,还是在云南古朴宁静的古镇巷弄,到处都能见到背着大背包、拿着手机导航、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外国面孔。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今年国庆期间,日均出入境人数将突破200万人次。届时,上海豫园的“Meet China”数字大屏,无疑将迎来真正的考验。
回首望去,不禁令人感慨万千:曾经,我们是挥金如土的出境游大军,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疯狂购物;而如今,全球的目光,正汇聚于中国,蜂拥而至。正如一位即将离开中国的小女孩所言:“你们国家是最棒的国家!”
孩童的感受,往往是最真实不过的。日益强大、魅力无限的中国,正以其独特的风情,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因此,这个假期,当你踏上旅途,不妨多多留意身边那些手持手机导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外国面孔,他们或许就是今年涌入中国的2000万外国游客中的一员。说不定,你还能化身热情好客的东道主,为他们指点迷津,提供一份宝贵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