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坦桑尼亚突然决定中止与中国关于巴加莫约港的合作谈判,这一决定在中非投资圈引起了轩然大波。巴加莫约港原本被视为“东非明珠”,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港口项目,曾被认为有望成为非洲版的“新加坡”。然而,坦桑尼亚不仅放弃了这个数百亿规模的合作机会,还转而寻求与英国和日本的合作,试图寻求一条“更快”的发展路径。
六年过去了,这一战略转变带来了怎样的结果?是如梦成真,还是自食其果?答案逐渐浮现。
坦桑尼亚的这一决定,根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心挣扎:既希望加快发展,又不希望依赖外部力量。坦桑尼亚当时的总统马古富力对中方提出的合作条件不满,认为这些条件不符合国家利益,于是决定暂停谈判。事实上,这背后也反映了国内日益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对“自主权”的高度敏感。一些政治人士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合作视为“外部控制”,认为如果依赖外部资金建设项目,就等于是将国家的未来交给了别人。尤其是像坦赞铁路这样的历史项目,虽然见证了中坦友谊,但也被一些人重新审视为“依赖”的象征。
因此,坦桑尼亚决定寻找其他“更体面”的合作伙伴,眼前正好是英国和日本在非洲基建领域有意扩大影响。坦桑尼亚政府认为自己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不愁没人投资,仿佛一个自信的房东,认为好地段必定能吸引租客。
然而,这种“待价而沽”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存在几个致命的缺陷。首先,西方资本的投资方式非常谨慎,往往需要长期的前期调研和审批程序。英国的投资者要做一个港口项目,可能需要两年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三轮听证会以及一系列法律审查。而日本更倾向于先进行小规模试点,甚至只会提供咨询方案,并不会像中国那样迅速动工。坦桑尼亚低估了西方合作的复杂性,结果巴加莫约港的项目一拖就是六年,原本的“东非门户”逐渐变成了“纸上谈兵”。
这种战略转向的后果不容小觑。巴加莫约港的停滞,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搁置,它还卡住了坦桑尼亚资源经济的咽喉。坦桑尼亚拥有非洲排名靠前的天然气储量,早在十年前,壳牌和EQUINOR等国际大公司就已进驻进行勘探。但没有深水港,天然气怎么出口?液化天然气设施建设无从下手,几十亿美元的资源只能躺在地下,无法转化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以说,资源变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摆设,民间甚至开玩笑称:“盖了厨房却没灶台。”
与此同时,邻国却并没有停滞不前。肯尼亚借助中方援建的蒙内铁路,迅速提升了内陆运输效率,并在拉姆港打造了一个新的物流中心,抢占了东非的物流市场。埃塞俄比亚通过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顺利出口并吸引了外资建厂。而坦桑尼亚原本依赖巴加莫约港打通的“出海口”变成了地区物流图上的“空白区”。这对坦桑尼亚的制造业和就业市场造成了实质性打击。没有港口配套,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自然难以发展。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4年坦桑尼亚的青年失业率已超过13%,远高于2016年的水平。原本可以通过港口建设带动的数万个就业岗位,如今成了“镜中花”。民间的不满情绪也在不断累积,商业协会公开表达了对“发展滞缓”的担忧,一些社区甚至呼吁政府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合作方案。
坦桑尼亚的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坦桑尼亚希望能够在保有主权的同时吸引外部投资,并避免任何形式的束缚。可是,国际投资从来就不是“无限自由”的,它必须基于现实的规则和条件。坦桑尼亚的选择,显然是错误的,它过于理想化地看待了与西方的合作,低估了合作的复杂性和所需的时间成本。
进入2025年后,坦桑尼亚的对外政策开始发生变化。新总统哈桑上任后,虽然没有公开否定前任的决定,但她通过一系列行动释放了信号:中坦关系仍然有恢复的可能。2023年,桑给巴尔总统访问中国时特别提到感谢中国的长期支持,并表示希望重新启动因误解而搁置的项目对话。2024年,坦桑尼亚副总统也带队访问北京,专门就港口项目进行了闭门磋商,尽管细节尚未披露,但从中国代表团延长访问时间来看,双方确实在推进合作的步伐。
中国在非洲的合作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包建设”,还更注重本地化、绿色化以及技能转移。在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的项目中,中国已经开始尝试“联合运营、技能转移”的模式,让当地人参与到项目中,避免了“建完就走”的局面。这正好回应了坦桑尼亚当初最担心的问题:主权、安全以及本地经济利益。
今天,坦桑尼亚已意识到,真正的主权并不是拒绝合作,而是懂得如何管理合作、如何在合同中设立条款、如何设置监督机制。前提是,你得先引进项目。无休止地挑剔,只会错失机会。
现在,虽然中坦关系还处在“修复期”,但双方的合作窗口已重新打开。除了巴加莫约港,双方还在农业现代化、蓝色经济、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了新的谈判,尤其是职业教育和本地技能培训,已在桑给巴尔开始试点,为未来的大项目提供人才储备。
坦桑尼亚的“回头看”,并非低头认错,而是在思考如何重新选择发展路径。在全球南方合作模式不断变化的今天,中坦这对老朋友的重逢,或许正意味着一个全新周期的开始。坦桑尼亚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发展不是赌气的结果,也不是单纯比谁“说得漂亮”。真正的机遇,源于抓住现实、顺应规律,调整步伐,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