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揭阳古城迎来旅游高峰。多元新业态的进驻,让游客得以在此“一站式”体验古城的全新魅力:吃一碗隆江猪脚饭、挑一件文创品、住一晚老厝民宿,一幅融合了烟火气与文化味的文旅画卷正在古城徐徐铺开。
文创产品成为市民游客热捧的“揭阳记忆”。郑楚藩 摄
文创产品,让文化“带得走”。步入思贤路的“进贤尚礼”榕城馆,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馆内文创产品均以揭阳文化地标与非遗项目为灵感,从揭阳学宫、进贤门到英歌、青狮,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跃然于各式精巧物件之上,成为被热捧的“揭阳记忆”,游客们或驻足欣赏,或精心挑选。一位在外地生活的本地游客特意买下“四点金”格局摆件,他欣喜地说:“我想让孩子们记住老家祖屋的模样。”榕城馆负责人魏晓伟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文创产品,让揭阳文化走出去。”此外,风景邮戳、明信片等“揭阳有礼”系列产品也备受青睐,成为游客热衷收藏的“乡愁”。
地道美食,让味道“引客来”。揭阳古城惠来馆飘出的浓郁卤香,令人不由得停下脚步。一楼的隆江猪脚店内,主理人朱坚俊正将一锅卤制4小时的猪脚起锅。“我们坚持传统工艺,希望让更多游客尝到正宗的隆江味道。”朱坚俊说。循香而至的游客,不仅为那一口肥而不腻、软糯弹牙的猪脚,也为体验揭阳地道的美食文化。
不远处的美味斋饼家,蛋酥、酥糖等非遗糖果琳琅满目,成为游客伴手礼的热门选择。而地都梨脯,则为古城的美食拼图添上又一笔浓郁的地方色彩。地都梨脯店店长黄琳欣喜地告诉记者:“这个国庆假期店里销售特别火爆,尤其是邹堂梨脯汁,非常受欢迎,销量比平时翻了好几番!”她表示,产品的热销不仅让地方土特产成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也进一步丰富了古城的商业形态。
老厝民宿,让旅途“慢下来”。行至古城深处的巢院民宿,由“潮汕四点金老厝”改造的院落别有洞天。青石板路蜿蜒,雕花廊檐低垂,草木扶疏间,游客或拍照留念,或品茶闲谈。“住在这里步行就能逛古城,非常方便。”来自惠州市的住客林女士说,民宿老板热情地陪客人喝茶聊天,介绍揭阳风土人情,让游客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民俗活动,让古城“活起来”。9月30日至10月5日,“寻味揭阳·唱响中国梦”惠民活动在揭阳学宫广场举行。活动集演出与展销于一体,牛肉丸、鱼丸、邹堂梨脯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狮舞、英歌等非遗表演轮番上演,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来揭阳古城,不只是看老建筑,更能沉浸式体验揭阳文化。”一位游客感叹道。
据统计,长假前5天,揭阳古城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50万人次。业态融合留住了古城烟火气,文旅创新激活了商业生机,让千年古城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活力。
JYFB
来源:揭阳日报
记者:陈星星 李思敏
整理:“揭阳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