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10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南充文广旅局了解到,国庆中秋8天超长假期收官,多彩的假日活动,诚意满满的优惠举措,让南充文旅市场呈现出火热态势。
“南充范围内,纳入监测的A级景区接待游客达37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340万元。”南充市文广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南充文旅呈现文旅活动“花样多”、川超联动“消费多”、特色场景“新意多”、高端传播“声量多”等特点。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赛事+文旅+消费”的创新玩法,用厚重底蕴与现代活力,碰撞出别样火花,书写假日经济新篇。
2025年“潮涌嘉陵江 月圆庆华诞”暨嘉陵区国庆文化巡演。(图据南充文旅局)
赛事为核:“川超”球赛激活全域消费
10月2日和10月6日,两场南充主场的“川超”足球赛在南充主城区的西华师范大学举行,赛事成为撬动假日经济的关键支点。
“川超”南充主场赛前的节目表演。(拍摄:谢杰)
10月2日南充主场对阵广安,300多位演员同步上演川剧变脸的震撼场景,与著名歌唱家陈小涛的献唱共同点燃全场。10月6日对战达州时,“刘关张”带领电动车队“穿越”互动的创意表演,更让赛场成为城市文化秀场。
以赛事为纽带,南充构建起完整消费闭环:凭球票可免费畅游阆中古城、朱德故里等核心景区,联动40余家商户打造的“烟火集市”上,川北凉粉、西充狮子糕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全市同步设置20个“第二观赛点”,王府井商圈巨型屏幕前的欢呼与六合丝绸博览园的非遗体验相映成趣,实现“赛场热度”向“全域消费”的转化。
南充市举办的国庆文旅活动。(图据南充文旅局)
场景创新:传统与新潮共塑体验新玩法
国庆和中秋双节同庆,南充特色场景打造上同样独具匠心,三大类场景亮点突出,刷新游客旅游体验。
阆中低空水上飞机日均起降50架次,让游客在高空俯瞰古城与嘉陵江美景,成为川东北低空文旅标志性项目。仪陇红线里的汉服沉浸式体验,拉动当地接待游客8万人次。休闲消费场景氛围浓,凤仪湾大舞台每日上演民俗节目,嘉陵江大草原露营成亲子游首选。嘉陵白马湖水街的“嫦娥奔月”表演与凤仪湾的民俗展演,让夜经济与乡村游持续升温。
文化浸润无处不在。嘉陵区万人同制月饼的温馨场景中,500斤重的巨型月饼惊艳亮相。剧场演艺好戏连连,四川省大木偶剧院、阆中落下闳剧院等,展演《丝路驼铃》《甘露寺》《阆苑传奇》等剧目20余场次,还有南充市博物馆每日3-4场的“博物览古今”活动……
一场场高水准演出接连上演,不仅丰富了市民与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擦亮了南充文艺的金字招牌。
“潮涌嘉陵江 月圆庆华诞”2025年南充市国庆中秋文旅消费大舞台。(图据南充文旅局)
品牌共振:千年底蕴成就流量密码
在天府旅游名县阆中,阆中古城以64.3万人次接待量领跑景区,“文创即门票”新模式与《客来阆中》实景演出形成双重吸引力。
视线看向南充境内的另一个天府旅游名县仪陇,朱德故里35.9万人次的客流中,不乏专程前来的红色研学团队,将帅精神与赛场拼搏精神产生奇妙共鸣。
还有以“心连心”艺术模式,南充文旅在嘉陵区、西充县、南部县等地举办了“潮涌嘉陵江月圆庆华诞”2025年南充市国庆中秋文旅消费大舞台5场大型文旅惠民演出,吸引市民和游客线上线下共欢乐。
从非遗展演到赛事狂欢,从低空观光到夜间消费,南充用102项文旅活动与各类消费券的组合拳,在“川超”+“双节”的叠加契机,印证“以赛营城、以文塑旅”的发展路径,文旅活力正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