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菲律宾派出两艘公务船,分别是3002号与3003号,非法闯入我方铁线礁附近海域。3003号船在多次严正警告后仍然无视,危险地逼近我方海警21559艇,双方发生擦碰。事件发生后,我方海警依法对菲船实施管控并坚决驱离。消息公开后,网络上出现哗然之声,许多中国网友认为菲方在我方海域频繁挑衅且不肯悔改,应该对他们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如扣船、扣人、罚款等。本文就此谈两点,看法更易理解。
第一点:为什么马科斯最近对华有示好,没过多久就又出现挑衅?
9月25日,马科斯在会晤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时,说了一连串好话:不能让南海问题定义中菲关系;菲律宾是较早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之一;菲律宾政府将继续推进对华友好关系等。听起来似乎有“痛改前非”的信号,令人感到意外与新鲜。可是不过半个月,菲方就再次派出公务船进入我方海域挑衅。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马科斯此举可能与他国内的紧张局势有关,但10月12日的行动也提示背后或另有隐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方对中方态度的变化。7月,马科斯曾前往白宫,与特朗普交谈时被对方拍着肩膀说“我不介意你与中国交好,因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尽管马科斯回国后表情并不自然,但逐步出现了些许转变,直到9月才说出上述友华表态。
然而,9月底至10月初,中美关系似乎突然出现波动,尤其是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仿佛要重演4月份以来的紧张态势。于是菲方的挑衅行为又像“幽灵般”出现。若不考虑这其中的联系,显然难以解释清楚。
第二点:必要时应对菲方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诚然,菲方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其领导层的影响,但他们对南海岛礁的觊觎,使得对我海域的侵扰有可能成为常态。因此,我们需要在高压防守的同时,适时展现必要的强硬,才能让对方知难而退。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做法(简要列出,便于理解和讨论):
- 彻底切断对非法坐滩军舰的补给,必要时将非法坐滩人员驱逐出境;
- 扣船、扣人并施以罚款,若菲方一次侵扰涉及多人,按每人高额罚款(如按100万美元/人次)执行;
- 将高志凯教授提出的“菲方西部国界线不得越过东经118度线”的相关言论,整理成正式方案提交联合国讨论,推动国际法层面的讨论和界定;
- 实施经济制裁等其他外交与经济工具,以提高对菲方的约束力;
- 在与其他国家打交道时,继续坚持“宽猛并济、恩威并施”的策略,兼顾维护主权和地区稳定。
总之,当前局势不仅关乎菲律宾,更涉及多方力量的角力。我们在坚决维护海疆主权的同时,也应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形成对挑衅方的综合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