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在2025年10月4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经过两轮角逐,以185票对181票的微弱优势战胜对手,成为自民党历史上首位女性总裁。这一胜利几乎也确保了她将成为日本第102任首相,这是日本史上首次迎来女首相。然而,这场选举的过程并不平坦,选举初轮没有候选人过半,高市在党员支持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获得约八成的支持,远超小泉进次郎。但第二轮议员票的争夺相当激烈,她仅以四票微弱领先。值得注意的是,17名安倍派议员选择投了空白票,事后他们表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选区选情,特别是被贴上“右翼”标签。自民党总部计票现场,事务长宣布结果时,全场爆发了掌声,但其中夹杂着明显的松口气声,因为高市的上台基础原本就不稳。
自民党与公明党自1999年起便共同执政,稳固了日本政坛的一部分基础,但到了2024年的众议院补选后,两党的席位已经跌破半数。石破茂在那时的坚持可谓是靠在野党的分裂勉强支撑。然而,高市接手时,这种好运已经用尽。公明党在国会中握有32票,这对高市来说成了烫手的山芋。公明党背后有着强大的创价学会支持,信奉和平主义,极力反对参拜靖国神社,而高市每年都坚持在8月15日日本战败日参拜靖国神社。创价学会的女性部对此公开批评她是在美化战争。此外,在移民政策上,高市在竞选时主张五年内减少一半的外国劳工,而公明党却计划到2027年前再引入30万外劳,尤其是用于补充护理行业的劳动力缺口。若高市按她的计划实施,可能会导致日本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
高市当选后没多久,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便递上了两张A4纸,要求她就靖国神社参拜和移民政策作出书面承诺,否则公明党可能会退出联合政府。面对这种压力,齐藤铁夫提出了两个选择:一是给公明党一个少子化和移民大臣的职位,二是高市签署书面保证,承诺在任期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若高市同意签署这一承诺,右翼支持者势必会反弹,甚至可能发生暴动;若她拒绝,公明党可能会撤出联合政府,使自民党成为少数党,届时2026年预算案将无法通过,甚至可能面临内阁不信任案的挑战。
党内局势也同样复杂。高市虽自诩为安倍派的继承人,但安倍遇刺后,这一派系的支持迅速瓦解。高市依靠基层的支持来进行拉票,但在国会议员中缺乏话语权。为了稳住党内局势,她不得不将重要岗位让给其他派系。例如,麻生派接任了财务大臣,茂木派担任了外务大臣,岸田派则拿到了党政调会长的职位。这样一来,高市的权力实际上变得非常有限,政策推进也变得非常困难。
在经济政策方面,高市提出了“新安倍经济学”,并主张加税减税,废除汽油税,这些听起来不错,但缺乏具体财源支持。废除汽油税将导致每年减少2.1万亿日元的收入,而日本央行也表示,2026年可能会结束负利率政策,届时借贷成本将上升。尽管市场一度对她的政策有所期待,10月5日的日经225指数曾大幅上涨5%,创下历史新高,但到10月9日,4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飙升至3.54%,财政省也取消了10年期国债拍卖,市场的信心显然已经动摇。
在外交安全方面,高市提出了将防卫费提高至GDP的3%,并计划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然而,特朗普政府的第二个任期未必会对日本提供军售优惠,还可能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考虑到日本汽车产业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这无疑是个严重的打击。而中国方面也在10月7日划定了红线,要求日本在台湾和历史问题上保持克制。若高市在台海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中方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贸易报复措施,导致日本汽车和电子产业股市连跌。
作为首位女性首相,高市原本应该争取女性选民的支持,但根据NHK的民调结果,只有不到四成女性为她感到骄傲,超过六成的女性对她代表女性权益并不抱希望。她鲜有提及男女同工同酬问题,甚至反对夫妇别姓的问题。2019年,她曾在国会表态,日本社会对女天皇的共识尚未形成,因此应该优先考虑男性继承。这些立场让她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等女性领导人相比,显得缺乏灵活性,无法吸引广大女性选民的认同。
总的来说,高市上台的道路并不顺畅。自民党在2024年补选后席位大幅减少,依赖公明党维持多数,但公明党对她的右倾政策充满疑虑,若不在靖国和移民问题上做出妥协,公明党可能会选择退出联盟,这将大大推迟她成为首相的时间。根据计划,原定于10月15日的临时国会指名可能会推迟至10月20日或21日,影响到补充预算和中美领导人会晤的安排。
自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依然没有停止,高市虽然依靠安倍遗志获得基层支持,但在国会中却无法获得广泛支持,空白票的投票现象也反映了党内的不团结。公明党方面,齐藤铁夫也明确表示,如果高市不调整立场,公明党将不再继续合作。这让高市的首相之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外交方面,高市强硬的立场加剧了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她多次以政府高官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而中国方面对此表示强烈抗议。此外,她在选战期间还发表了关于台湾的激进言论,进一步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在经济安全上,高市提出了反间谍法和外商投资审查等措施,但考虑到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任何对中国的制裁措施都可能对日本的产业产生严重影响。
高市当选后,自民党计划扩展执政联盟,但公明党依然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高市需要在历史问题和移民政策上作出调整,否则她将面临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