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阿根廷总统米莱,二人签署了一份重大协议——总额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
尽管名义上叫“货币互换”,但许多美国媒体都将该协议称为“紧急信贷”,说白了就是美国财政部贷款给米莱政府。
略微不同之处在于,货币互换协议比较可控,得一点一点换,而不是一次性支付。
协议签署后,特朗普公开表示:“我支持这个人(指米莱),因为他的理念是正确的。他可能会赢,也可能不会赢——我认为他会赢。如果他赢了,我们就和他在一起,如果没有赢,我们就走了。”
特朗普所说的“输赢”是指即将于10月26日举行的阿根廷立法机构选举,倘若米莱及其盟友丢掉多数席次,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对本国经济事务的主导权。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美国果断向米莱施加援手,试图影响阿根廷选举结果。
这是自1995年克林顿政府向墨西哥提供200亿美元贷款以来,美国首次大规模救援陷入经济困境的外国政府。
而根据特朗普高级经济顾问的说法,美国政府还直接购买了金额不详的阿根廷比索,是美国自1996年以来第四次购买他国货币。
所有这些措施,均旨在稳定脆弱的阿根廷金融市场,为米莱撑腰打气。
一、货币互换协议
新闻里经常听到“人民币与某某货币达成货币互换协议”的报道,货币互换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去美元化”的工具之一。
以阿根廷为例,当中国与阿根廷进行贸易时,企业可以用人民币和比索直接结算,不必通过美元中转。
众所周知,有些国家货币很不稳定(如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那中国是不是拿到一堆“垃圾货币”呢?
其实多数互换协议只是额度安排,除非发生结算需求,否则双方央行并不会真的把货币交出去;即使动用,也会有担保与期限,到期时要按原汇率反向兑换回去。
中国对外签署了许多份额度不同的货币互换协议,目前大规模动用人民币互换额度的国家主要就三个,分别是俄罗斯、阿根廷和巴基斯坦。
二、阿根廷外汇储备枯竭
阿根廷真的没钱了,尽管账面上有330亿美元外汇储备(不包括黄金),但事实上这些储备都很难用于支撑外汇市场上的比索。
在阿政府宣称的33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有130亿美元是人民币,主要负责跟中国的贸易结算。
还有120亿美元储备来自阿根廷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美元,这些钱只是理论上的外汇储备,一旦遭挪用很容易造成信心崩溃,引发挤兑潮。
剔除上述两项后,阿政府的真实外汇只剩几十亿美元,
要知道今年早些时候阿根廷刚刚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了140亿美元的贷款,因此许多美国经济学家惊讶于米莱政府恶劣的财政状况,有学者表示:
“阿根廷已经通过两个右倾政府向IMF借了超过500亿美元资金,它需要表明,来自美国的200亿美元新信贷额度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之所以经济学家把美阿货币互换协议称为“信贷”,是因为美国不同于中国——美元本来就是世界货币,根本不需要换成他国货币再去交易,尤其是阿根廷比索这种。
所谓“货币互换协议”,不过是让贷款援助变得更好听一些罢了。
说来有趣,阿根廷政府经常一届左、一届右,左翼政府负责跟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右翼政府负责跟IMF和美国要钱,循环往复,两边通吃,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阿根廷是IMF欠款名单里遥遥领先的第一名,其次为埃及、乌克兰和巴基斯坦。
三、中国从中受益?
一名民主党参议员表示:“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美国政府关闭期间,特朗普总统在支持外国政府的同时关闭我们的政府,这令人费解。”
该参议员认为,特朗普的救助方案充满个人色彩,除米莱、中国和阿根廷财政部外,主要受益者是一些拥有阿根廷债务和资产的大型基金经理,比如亿万富豪Rob Citrone,他在阿根廷有大量投资,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关系密切。
为什么中国又被提到了呢?
因为中国是阿根廷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双方签有高达13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中方很不希望比索崩溃,而美国支撑阿根廷经济相当于部分替中国承担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贝森特财长对刚刚签署的协议定位很高,他表示:“美国财政部准备随时采取一切必要的非常措施,以维持比索市场稳定。”
对此,爱荷华州共和党籍参议员格拉斯利称:“阿根廷抢走了美国大豆生产商最大的市场(指中国),为什么美国还要帮助阿根廷纾困?我们应该用一切手段帮助受损的农业经济。”
另有谷物交易商批评贝森特:“我们正忙着救助阿根廷,而中国却已经囤积了数十船阿根廷大豆,他们觉得你很愚蠢。”
四、“特朗普总司令”
阿根廷既不是美国的条约盟友,也不在任何地缘政治断层线上,很难想象美国会打破惯例向这样一个国家大幅输血,而且还是由秉持“美国优先”理念的特朗普总统做出的决定。
再回忆一下去年特朗普刚当选时,米莱成为全球首个获邀至海湖庄园的外国领导人,不得不佩服其营造叙事的巨大成功。
事实上,在特朗普以及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看来,南美正越来越远离其轨道——巴西、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委内瑞拉等均由左翼或中左翼执政,主要国家里只有阿根廷为右翼政府。
因此他们非常重视米莱这块招牌,迫切希望他的改革能够成功,从而扭转拉美的左翼思潮。
一旦中期选举失败,米莱将失去推动国内政策落地的能力,其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戏或提前落幕,这是特朗普政府极不希望看到的。
某种意义上讲,特朗普不仅是美国的总统,他还是全球MAGA意识形态的总司令。
“特朗普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跨国品牌,在欧洲叫Make Europe Great Again,在印度叫Make India Great Again。
兔死狐悲,特朗普救米莱也好,施压巴西博索纳罗案件也罢,很大程度上是他不希望MAGA输,不能让对手看了“MAGA家族成员”的笑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宁知府,作者:印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