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永勤
2025年10月16日,深圳市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45.SZ,下称“深纺织A”)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盛波光电”)拟在深圳市坪山区,以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结合,购置土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条1.49米幅宽、规划产能约1800万平方米/年的LCD和OLED用偏光片产线(下称“8号线”),总投资估算13.34亿元。
相关公告同时指出,为满足8号线项目前段偏光片生产需求,盛波光电拟以约1.79亿元(不含税)向关联方恒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美光电”)购买闲置全新偏光片生产前段主机设备(延伸机、涂布机),并拟与恒美光电签署《偏光片生产设备转让合同》。
为何此时投建1.49米幅宽产线?
偏光片是一种由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产生偏振光功能的光学薄膜。目前,市场上主要有0.50米、0.65米、1.49米、1.72米、2.50米等几种不同裁切幅宽的生产线。
图表1:盛波光电原有7条偏光片产线
深纺织A是我国偏光片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其相关业务集中在盛波光电身上。截至目前,盛波光电共有7条生产线,分别是0.50米幅宽的1号线和2号线、0.65米幅宽的3号线和5号线、1.49米幅宽的4号线和6号线、2.50米幅宽的7号线。
具体来看,随着时间的前移,盛波光电新建生产线越来越“宽”。其中,2012年量产的4号线是国内首条1.49米幅宽产线;2021年量产的7号线是彼时全球为数不多的2.50米幅宽产线之一,填补了国内空白。
自2021年以来,虽然盛波光电没有新建产线,但友商却在不断刷新幅宽数据:截至目前,杉杉股份(600884.SH)、恒美光电等均已实现2.60米幅宽产线的投产,其中恒美光电更是在2024年动工建设3米幅宽的产线。
在越走越“宽”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深纺织A于今年4月份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公司将“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高端大尺寸LCD电视偏光片产品,高毛利 OLED、车载等前沿偏光片产品比例”,从而驱动盈利增长。
与此同时,深纺织A在今年半年报中提及偏光片的行业发展情况时,明确指出,二季度以来,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边际效应发生变化,市场观望情绪提升。由于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预计下半年市场整体需求相对上半年或将偏向保守。数据显示,上半年,两家主营偏光片的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深纺织A下降了19.73%,三利谱(002876.SZ)下降了31.47%。
为何选择在自认为行业景气不太理想的时点投巨资建设新产线,且新产线的幅宽仅为1.49米而不是市场此前预期的更“宽”?就这些问题,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深纺织A董秘办公室进行咨询。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下半年市场需求确实相对保守,但8号线项目是专门针对OLED这个新型显示产业而设置的。“首先,现在的电子产品普遍都在用OLED;其次,相较LCD产品,OLED的毛利率会更高一些。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预计未来这方面的需求仍会继续大增,所以才有了8号线这个立项。”
新产线为何要购买“二手设备”?
根据公告,这条8号线的建设内容为:通过购置土地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1条幅宽1.49米、规划产能约1800万平方米/年的LCD和OLED用偏光片生产线,主要配置染色拉伸复合生产线、涂布复合生产线、分条机、切片机、磨边机等生产设备;总投资金额估算为13.34亿元,建设周期预计约23个月。
公告同时显示,为满足8号线项目前段偏光片生产需求,盛波光电拟向恒美光电购买其闲置的全新偏光片相关设备,总金额约1.79亿元(不含税)。该款项需要在2026年7月24日前全部付清。
“这个项目,要等盛波光电向恒美光电购买相关设备的事项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后,才会正式启动。”上述工作人员亦如是表示。
一个让市场疑惑的地方是,既然项目建设周期长达两年,为何一定要提前购买相关设备且付款时间限定在2026年7月24日前?对此,该名工作人员表示,快速购买设备是公司作出的商业决定,目标是抢占机会。“如果你现在不买的话,有可能后面就没有这个设备了”。
记者通过相关渠道查询发现,这个被深纺织A视为“宝贝”的设备,曾经是正威集团旗下的资产,且闲置数年。
具体的情况是,正威集团旗下的江苏海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威光电”)为了建设偏光片生产线,于2021年初向日本西工业株式会社购买了一套设备。这套设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前段主机设备和其他设备。其中,前段主机设备由延伸机和涂布机组成,其他设备则包括了磨边机、裁切机等机器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2023年底,正威集团退出海威光电。2025年5月,海威光电将上述设备在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下称“交易平台”)挂牌转让。让人奇怪的是,自2021年购买至2025年挂牌转让,海威光电一直未对该套设备的前段主机设备拆封使用,其他设备虽已安装投入运行但未量产使用。
上述设备的挂牌转让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至2025年6月27日,但直到2025年7月份,才被恒美光电以起始价(不含税金额约为1.87亿元)获得,显示这套设备似乎并不像深纺织描述的那样抢手。
恒美光电竞得上述设备后仅3个月,便又要将其出售给盛波光电。截至目前,前段主机设备仍然存放在海威光电的南通仓库中。根据交易平台信息,前段主机设备需在挂牌转让合同生效之日起12个月内搬离,逾期须额外支付保管费用。这和恒美光电要求盛波光电需要在2026年7月24日前全部付清款项的时间点相近。
值得注意的是,恒美光电并不是把该套设备全部出售给盛波光电,而是仅把其中的前段主机设备出售给盛波光电,其他设备部分则留为己用。
那么,盛波光电既然要投建新产线,为何不去买新的设备而非要买一个几经转手的设备?毕竟存放了4年之久,质量能否有保证?并且,如果非要买“二手货”,为何不整套买下来?毕竟根据建设内容,8号线也是需要配置磨边机等机器设备的,难道日后又要重新购买?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个设备是由偏光片领域领先的制造商生产的,虽然几经转手,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从来没有拆封过,所以仍然属于全新状态。“我们现在是只需要前段主机设备这部分,所以就只买这部分的设备了”。
恒美光电是对手还是伙伴?
此次向盛波光电转售前段主机设备(延伸机、涂布机)的恒美光电,亦是我国偏光片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且持有盛波光电40%股权。那么,恒美光电与深纺织A究竟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这是困扰深纺织A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一个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原名昆山奇美的恒美光电,成立于2014年,而彼时的盛波光电,已完成国内首条1.49米幅宽产线(即4号线)量产两年,已在行业内占据一定地位。
2017年,盛波光电筹划7号线时,与恒美光电一起就引进日本日东电工株式会社(下称“日东电工”)的2.50米幅宽偏光片生产线技术的相关事项与日东电工签署了《技术合作合同书》。从此,恒美光电的身影就频繁出现在深纺织A的公告中。
2022年12月,深纺织A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恒美光电收入旗下,但这一重组事项经过一年半的筹划后,于2024年5月宣告失败。在此期间,恒美光电却于2023年1月成功获取了盛波光电40%股权,此事件引发了投资者对同业竞争的质疑。
针对与恒美光电的关系,深纺织A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指出恒美光电虽是竞争对手,但也是合作伙伴,双方做强做优偏光片主业的目标和愿望是一致的。
深纺织A此次筹划8号线,又一次出现了恒美光电的身影,从而引发市场猜测其会否展开第二次重组的可能。对此,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关于重组方面目前没有太多可透露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恒美光电正是从协助盛波光电筹划7号线共同引进日东电工的2017年开始,其经营业绩迅猛增长,先后投建了2.50米幅宽、2.60米幅宽以及3米幅宽产线,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已经超越盛波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