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一心、奋勇抗敌,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今天的江门儿女正是在继承这种精神。”10月18日,“烽火侨批——从战火中的侨批看华侨赤子心家国情”主题展览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重现江门华侨抗战史,一张老照片勾起了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在京江门籍乡亲唐闻生的回忆。
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在京江门籍乡亲唐闻生讲述衣联会在抗战时期组织捐款支援祖国的往事。南方+ 张婧媛 摄
照片的“主角”是一辆救护车。“这是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捐给八路军的救护车。当时,我父亲正好在衣联会担任英文干事。”唐闻生说。
祖籍江门恩平的她是新中国杰出的女外交家,父亲唐明照是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她口中的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简称“衣联会”)于1933年4月底成立,以“联络感情、集中力量,内谋维护同业之利益,外求取消限制华侨洗衣馆一切苛例”为宗旨。
一张老照片勾起了唐闻生的回忆,照片中的“主角”是一辆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刘淑君 摄
“那是七七事变之后,抗战全面爆发,华侨们得知消息后都义愤填膺。”烽火侨批展上,唐闻生再次见到这张老照片,回忆起了衣联会在抗战时期组织捐款支援祖国的往事,“他们旗下有4000多家衣馆,每一家衣馆的柜台上都放了一个捐款桶,桶上用英文写着‘请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
唐闻生介绍,一开始,衣联会的成员先主动捐款;后来,那些到衣馆送衣服、取衣服的美国人,看到捐款桶后也会主动奉献爱心,有时候取衣服会把零钱放进去,有时候会特意掏出几块钱捐进去。虽然每个人捐的钱不算多,但架不住捐的人多,大概一个多月以后,他们攒下的钱就够买四辆轻量载重汽车了。
“这些车本来不是救护车,是他们专门改装成救护车的。改装好之后,这四辆救护车分了两批捐赠:两辆送给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两辆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车身上写着‘献给八路军忠勇抗战将士’。当时大家都特别高兴,所以在这四辆救护车要装船运往中国之前,衣联会还组织了一场活动,让这四辆车在整个纽约唐人街游行一圈,之后又开了欢送会,热热闹闹地把它们送走了。”唐闻生话语间,时间仿佛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最令她动容的是,这些捐款的衣馆经营者大多是普通劳动人民,钱都不多,做的是小本买卖。“可就是这样一群人,不仅拿出了自己不多的积蓄,还发动美国老百姓一起支持。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说到这里,唐闻生站在照片前沉默良久,热泪盈眶。“看到家乡江门这个展览,我真的特别感慨,当年我们的海外侨胞和国内人民完全是一条心,大家都在奋勇抗敌——能出人就出人,能出力就出力。”
“烽火侨批——从战火中的侨批看华侨赤子心家国情”主题展览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南方+ 张婧媛
侨批是历史的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专题展览以侨批文献为纽带,首次系统展现了华侨华人参与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图景。展览中还展出了一组数据:抗战期间,江门籍华侨捐款占全国华侨捐款总额近五成。而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像衣联会成员这样的普通华侨的血汗和期盼。
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照亮未来。“我相信,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新一代青年定不输老一代,大家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唐闻生寄语江门侨乡儿女。
南方+记者 张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