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古城潮到发绿,多少人急急急急坏了
创始人
2025-10-20 18:08:22
0

北方的古城圈,最近可“潮”了。


本该秋高气爽的西安,公园椅子上冒出小蘑菇,古城墙也潮湿得长起了青苔。砖缝间的丛丛青绿里甚至开出几朵小花。


今年9月初以来,秋雨给古城硬塞了一个降水包月套餐,一连下了38天的雨。据陕西气象的统计,全省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1.6倍,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2多,仅次于2021年。换句话说,这是陕西半个多世纪里第二强的连阴雨。


单看一场细雨,降水量感觉不多,但一天天加起来却可能带来大影响。作为陕西黄河边上的邻居,山西也没逃过这波潮湿。晋城、运城等地多处国家级文保单位,不等国庆结束便闭门谢客,紧急开启修缮、维护。


一场秋雨,几多愁。人“潮”得发愁,文物古建也“潮”得浑身难受。当天气不似预期、当秋雨季猛然变长,那些没有腿的历史见证者,又能到哪里躲雨去湿?


错峰旅游的朋友们,最近兴许能在西安古城里看到奇景——水柱沿着古城墙哗啦啦地冲下来。遥看像岭南山间飞瀑,近看原是城墙在排水。游人拿手机记录的同时,不禁担忧起来:这老砖头老泥巴,能扛得住吗?


不用太担心。这古城墙在几百年前就设下了“排水机关”。城墙顶部并不是平的,而是略微向两侧倾斜,雨水打上去会顺势流走。顺着垛墙底部的排水槽,水一股脑儿倾泻出去。不容易积水,也就不容易渗进墙体。


除了古人的手艺,现代人也给它装上了一整套“防御系统”。城墙上布着三千多个24小时工作的监测点和感应装置,连天气预报、降雨量、护城河水位都接入了平台。只要哪个地方冒险情,马上就有人去疏排水、铺防雨布。


对于砖石材质的古建,这点连阴雨比较好对付;对于软泥材质的文物,那可就要敏感多了。山西运城新绛县三官庙有一尊网红神像,人称“小土豆”。国庆期间,它的淋雨模样,惹得不少文保爱好者心疼。


这“小土豆”原是一尊元代彩色泥塑,是真武元帅的人间代表。近700年的水汽侵蚀,使它的彩衣褪去,露出泥黄结构,脸部仅留下黑色豆豆眼,仿似沾满泥巴的土豆。


今年国庆期间,新绛阴雨不断,雨水经瓦缝渗漏下来,砸在“小土豆”的脸上。土豆脸竟然垮掉一大半,可爱的豆豆眼也随之黯淡。虽然正殿里放有这神像的复原品,但没看到网红“小土豆”的萌样,还是让不少爱好者感到遗憾。“访古要趁早”,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再次喊出这句熟悉的口号。


据封面新闻报道,三官庙工作人员在10月6日当即用塑料膜拉起临时天幕,为“小土豆”遮雨。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也发布通告,三官庙从10月12日起至30日暂停开放。主要原因是建筑屋面渗漏,湿度较高,对部分塑像造成损伤。


除了惨遭雨水毁容的“小土豆”,别的神级古建文物也在风雨中告急。今年10月7日至20日起,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都不得不临时闭馆。


据“风雅晋城”公众号的发布,这是出于雨天里的紧急应对。连着下了好些天的秋雨,文物建筑的屋顶瓦片喝饱了水,展厅里的空气也潮得过了警戒线,文保工作者只能赶紧上手做养护和修整,免得湿气伤到房子和文物。


青莲寺和玉皇庙,都是国保中的“国宝”单位。《黑神话·悟空》游戏里怒发冲天女神“亢金龙”,她的真身就静静矗立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彩塑行列。作为玉皇大帝身边的侍从,每个星宿都有拟人相貌和独特造型,身边还跟着自己的小动物,堪称中国古神话IP化的杰作。


而青莲寺则是我国仅存的3个唐代寺院之一,里面保存了6尊唐代彩塑,其中垂足大佛更是全国唯一。寺内藏经阁顶部的清代琉璃组画,默默诉说着《西游记》故事近三百载,如今也成了游客争相观赏的对象。


今年的连阴雨,不禁让人想起四年前秋天那场反常的强降雨。2021年10月5日,山西省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等地遭遇特大暴雨。在持续的降雨中,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受到影响。作为三面环山的古刹,青莲寺更是千百年来都得与山间水汽与雨水做斗争。


据《中国日报》报道,2021年10月青莲寺门前山洪滚滚,寺内21座建筑全部漏雨,大部分的椽木无法继续使用,有些木板也严重腐烂。最近三四年,青莲寺都处于努力修缮的状态。部分佛殿外搭起支撑钢架,里面拉起雨棚。尽管如此,那几尊被大家称为“嘻嘻”“不嘻嘻”的角神,面目依然在水汽中逐渐模糊。


这年头雨又连续下起来,下得历史文保爱好者心头一紧。


秋雨下得细水长流,看着温吞,却杀伤力不小。雨水总能暗戳戳地找到古建的微小破口:屋顶瓦缝先渗水,墙体跟着起裂,地基一旦松动,整座古建筑可能就站不稳。


更要命的是,雨停不等于结束。如果大太阳接着登场,把刚淋透的屋顶一晒,温湿度说变就变,彩绘和油饰就像干裂的泥皮,容易崩开。在山西这样木构建筑繁多的地区,木蜂、蛀虫本来就虎视眈眈,湿度一高,它们立刻开始活跃,把木头、砖雕、壁画全当作新上桌的自助餐。


真正磨人的,是那些年复一年的气候波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接受《科技日报》的采访时介绍,气候对古建筑的伤害,是按年份分层渗透的。


起初的一两年,湿热一轮轮地拱,墙皮起泡、漆面鼓包、梁柱微微变形;接着五到十年,裂缝扩大、装饰层成片脱落、材料本身开始变脆变弱;真要拖到10年以上,地基下沉、排水乱套,原本一体的建筑可能开始散架。


按理说,能留存千百年的文物古建,早已历经风雨。它们或幸运散布在干燥少雨的地方,或神奇地从修建起就带有高台和排水设计。无奈的是,现在的大气,已经不按规矩出牌了。


中国天气网把2012年—2021年的气候数据捋了一遍,结果挺扎心:这是有记录以来“史上最湿的十年”。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介绍,现在降雨天数虽有减少,但每一场都火力全开。大气升温后水汽含量暴涨,极端性降水说来就来。


△1951年以来,我国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图/中国天气)


华西秋雨本来就是季节性背景板,现在一待就不肯离开。雨还是那场雨,但累计降水量早就不是原来的路数。


今年降在山西和陕西的连阴雨,是华西地区的基础秋雨配置,只是持续时间、累计降水量不同寻常。受南北冷暖空气交汇的影响,这种秋雨的个性非常磨唧,偶尔又会用力过猛。例如2019年,就从8月27日一直下到11月30日,历时95天。


对于陕西省来说,秋雨通常从9月12日开始,到10月初结束,持续时间平均为25天。然而,今年陕西地区的秋雨8月底就抢着上线,比往年提早了近一个月。


在不讲常理的雨水湿气面前,文物保护早就不能再单纯靠天时地利。在杭州良渚,文保工作人员给古城的墙体抹上纯天然植物精油,抑制苔藓和微生物的滋生;在苏州园林,用石墨烯封住假山裂缝,却仍保留石头自由呼吸的空间;而晋城青莲寺,干脆联动气象监测,传感器随时上线,把空气湿度紧紧盯住。


技术再先进,也只能照看得了“重点病房”,更多散落在城乡角落的老建筑、老塑像,还在风雨里硬扛。但潮气不等人,裂缝也不会自己愈合。


等到哪天问题肉眼可见,往往已经来不及修补。现在还能去看的,就别等它倒下才想起;能走近一点的古建、文物,就别拖到“修不回来”的那天。


各位,访古要趁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读诗词游水韵江苏|与范仲淹同游...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北宋名臣范仲淹笔下的这句诗,既是他对西溪牡丹的赞叹,更藏着他对盐渎(今...
金秋美景“醉”游人 从北到南邂...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中国从北到南风景如画,人们走出家门,邂逅五彩斑斓的诗意画卷。 在新疆巴州的和...
北京环球度假区三度携手乌镇戏剧... 北京环球度假区焕新归来,环球中场秀特别版、环球明星角色见面会、即兴飙戏专属片场等多面精彩将“超无限世...
5A沂山景区面向山东居民推出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 国庆假期后,5A级沂山风景区推出“山东省户籍居民免门票”政策,迅速点...
一起来看看吧wpk怎样赢.(... 您好:微扑克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176594599】很多玩家在这...
惠州可行性研究报告——温泉度假... 项目名称:惠州可行性研究报告——温泉度假酒店项目 编制单位:深圳思创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更多资料请搜索...
当“碧水丹山”遇见数字山海,世... 今年国庆黄金周,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游客量突破百万,同比增长16...
从“稻田小火车”驶向融合发展:... 在大理喜洲,一列穿梭于稻田中的小火车,正成为观察中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窗口。这列由大理大喜之洲...
【魅力北京】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正阳门外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10月19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