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 (ID:iawtmt),作者:全天候科技
正在加速全球化的阿里,在香港这一重要阵地再次投入重金。
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近日宣布,共同投资9.25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购置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这笔交易不仅将用于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同时还创下了2021年以来香港写字楼市场最大规模的买卖纪录。
虽然阿里巴巴早在1999年刚成立时就踏上了香港这片热土,并且现在已成长为市值超3万亿的科技巨头,但其过去一直在香港租用办公楼作为总部。
站在AI这一驱动新增长的关键转折点,此次一举购入港岛一号中心最高的13个楼层,无疑彰显了阿里巴巴看好香港,并决心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全球化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对香港的战略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此次收购充分体现了阿里巴巴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并将以香港为“理想的大本营”,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这一仗不只是为了阿里和蚂蚁自身,更是其在AI时代下,谋求全球化深度扩张的关键落子。
1、大手笔买楼
港岛一号中心为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持有,前身是1973年开业的香港怡东酒店。2019年3月结束营业后,由文华东方酒店集团重建为甲级写字楼。
该物业地处铜锣湾商业与娱乐核心区,毗邻维多利亚海旁,距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也仅需约5分钟车程,交通与商业便利性显著。
促成这场交易的是戴德梁行。戴德梁行资本市场部指出,港岛一号中心在2025年正式竣工,是铜锣湾以至整个港岛稀缺的临海甲级写字楼新地标,坐拥铜锣湾核心无可复制得天独厚的区位,享有一线无阻挡海景。
阿里与蚂蚁方面共同表示,将以设立香港总部为契机,立足香港,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面向全球发展。
跟阿里巴巴集团一眼,蚂蚁也十分重视布局香港的战略意义。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蚂蚁集团正积极参与香港创新枢纽的建设,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香港浓厚的创业氛围,以及其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桥梁作用,让我们对加码香港充满信心。”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发展,井贤栋指出,未来,蚂蚁集团将持续加大在香港的投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本地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此番买楼也恰逢香港写字楼市场回暖之际。
仲量联行报告指出,受益于活跃的新股市场及持续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香港整体甲级写字楼租赁市场8月录得31.4万平方呎的正净吸纳量。截至8月底,香港整体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仅微升至13.5%。
戴德梁行资本市场部认为,本次交易的背后,反映出以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为代表的科技领先企业正调整其在港办公策略——由以往的租赁转为直接购置持有。“这一转变不仅是资产配置的优化,更代表其对香港中长期发展机遇与区域增长潜力抱有坚定信心。”
阿里此番大手笔买楼还有一个背景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其今年一扫前两年颓势,AI重塑业务发展,股价呈现连续上涨的积极势头。
近日,摩根大通将阿里美股、港股目标价格分别从170美元/165港元上调至245美元/240港元。
该行指出,阿里的叙事已从“国内电商市场份额流失方"转向"中国互联网一线资产”。其核心逻辑在于,AI服务将直接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为阿里在广告和工具服务方面提供重新定价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阿里选择重金购入的港岛一号中心也彰显了其将趁势开启新一轮的全球化扩张。
2、国际化枢纽
阿里如今将香港定位为全球化拓展的“大本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根植于其长达二十余年的深厚渊源。
正如蔡崇信所言:“自1999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一直深耕香港市场。”
对于阿里这家全球科技企业而言,香港的战略价值是复合且难以替代的。蔡崇信将其总结为四大优势:“香港为我们提供大量专业人才、稳健的资本市场、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与全球紧密相连的优势。”
回顾阿里的发展史,香港几乎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业务布局上,早在1999年阿里刚成立时,就率先在香港设立了财务和法律部门。2005年,淘宝进入香港市场,推出针对本地零售商及中小企的服务,首次打通香港与内地的电商流通链路。
到2014年,阿里云业务落地香港,建设了第一个海外数据中心。时至今日,阿里在香港的业务布局已覆盖支付、电商、科技等全场景。
在资本运作上,香港更是阿里的核心阵地。
2019年,已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完成第二上市,当时募资超100亿美元,成为香港资本市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此举标志着阿里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深度绑定。
彼时,马云直言:“在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重要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
到2024年,阿里从“第二上市”转为纽约与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成为首家获此地位的中国科技企业,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其国际资本运作核心枢纽的角色。
作为国际商业枢纽及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同样也是马云旗下云锋金融的重要战场。
今年9月,云锋金融旗下的证券子公司成功获得香港证监会的批准,升级其牌照以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这使得它能够为零售和专业投资者提供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的交易服务,意在构建其“下一代Web3金融生态系统”。
到如今,阿里豪斥66亿在港购总部大楼,无疑进一步释放了其深耕香港的决心。
戴德梁行资本市场部指出,企业购置总部级物业,往往意味着更深度的本地化运营与更长远的市场承诺。“我们亦观察到,越来越多企业对香港核心区商业物业乃至其他类型房地产项目展现出浓厚兴趣,这进一步印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区域枢纽的持续吸引力。”
事实上,近年来,不只是阿里,还有不少内地科技新贵也加大了在香港的布局,如京东、小红书、字节跳动等。
站在全球化和AI这一历史机遇期,从租赁到购置总部,阿里此举是全球化战略的延续,更是决心的升级。进一步加深与香港的联接,无疑将助力阿里加速成长为全球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