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阳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到一封特殊的英文感谢信,来自巴基斯坦的萨利米克兄妹。信中,他们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急诊科护士徐贤贤的感激之情,称赞她“主动帮助、安抚我们,非常感激,很高兴遇见你”。这封信背后,是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的暖心接诊。
据了解,萨利米克是一名在阳江进行学术交流的科学研究者,其14岁的妹妹因左下肢疼痛十多天,于19日来到阳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由于人生地不熟,且兄妹二人仅能用英语沟通,初到医院时颇感无助。
当天正值护士徐贤贤在分诊台值班。她注意到患者的沟通困难后,主动用英语上前询问,并全程协助兄妹二人完成挂号、引导至外科诊室、协助医生问诊、陪同完成腰椎CT检查等流程。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腰椎轻度侧弯和骶1椎体隐裂,徐贤贤又及时协助联系脊柱科医生会诊。
会诊后,医生建议患者通过游泳、平板支撑等康复运动缓解症状,并开具了止痛药。
考虑到患者不熟悉医院环境且语言不通,徐贤贤主动向当班组长汇报后,代为取药。她担心患者回家后看不懂中文服药说明,特意用英文在药盒上详细标注了用法用量。
萨利米克兄妹被徐贤贤细致入微的服务深深打动,当场“就地取材”手写下一封感谢信。中文意思大概为:“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态度,感谢你主动帮助我们,安抚我们,非常感谢您,很高兴遇见你。”
萨利米克提到,其家乡就医通常需提前预约,否则无法进行健康检查。他表示,当时因为非常疼痛来医院就没有预约,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检查并获得明确诊断,让他深刻感受到医院的高效与温暖。
据了解,徐贤贤自2019年起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特别是门急诊常用交流语句。她表示,此前接诊外籍患者时,发现沟通不畅会影响就诊效率,甚至延误病情,于是下定决心提升英语沟通能力,“掌握它就能更好地帮助来自不同国家的患者。”
阳江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徐贤贤的表现正是医院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生动体现,医院将号召全体医护人员学习她细心观察、主动服务、以人为本的专业精神。
撰文:陈步上 谭兴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