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风刚拂过衢州的烂柯山
舟山普陀的潮声便已传来
浙BA的哨声将起
10月24日舟山队对战柯城队
10月26日衢州队迎战普陀队
衢州与舟山,一个踞浙江最西,倚山而建;一个处浙江最东,向海而生。无问西东,这波跨越浙江东西两端的对决,让衢兄与舟兄早早便拉起了家常,山海皆共鸣。
衢州:
舟兄,听闻你那儿有座衢山岛?咱衢州之外,竟还有带“衢”字的地方,这缘分可太妙了!我这烂柯山刚过了重阳节,不少游客来打卡“围棋发源地”,倒想起咱俩一东一西,恰似浙江的“左右护法”。
舟山:
可不是嘛!衢山岛在舟山群岛里不算最出名,却因“衢”字与你格外亲近。岛上的风车群迎着海风转,站在山顶能望见无边大海,倒和你衢州江郎山的“三爿石”形成有趣对比——一个望海,一个观山。
对了,我普陀的“海上布达拉宫”你听过没?跟你开化台回山的“布达拉宫”简直是“山海双胞胎”,一个临海而居,一个藏于山间,都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山海呼应
一岛一山的双城絮语
两座城市,藏着太多跨越山海的呼应。
舟山
舟山普陀的普陀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南海观音像屹立于东海之滨,香火缭绕间满是宁静祥和;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庙,是南宋以来儒家文脉的南方根脉,大成殿前古柏参天,书卷气浸润着每一寸角落。一为佛教圣地,一为儒家圣所,虽信仰不同,却同样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寻根问祖、静心祈福。
普陀的东极岛,青石板路蜿蜒在海岛村落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渔船归港时的吆喝声满是生活气息;而衢州的水亭门古城,古城墙斑驳着岁月痕迹,水亭街的灯笼一到傍晚就亮起暖光,老字号店铺的香气飘满街巷,都是“老地方藏新活力”的生动写照。
衢州
更别提两地的“武侠印记”。舟山普陀的桃花岛射雕城,保留着“黄蓉居”“郭靖庄”等场景,周迅版《射雕英雄传》曾在此取景,漫步其中仿佛穿越进金庸笔下的江湖;衢州的江山廿八都古镇,就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途经的廿八铺,青石板路上的马蹄印还清晰可见,古镇里的镖局、酒肆,处处透着武侠世界的豪情。衢州姑娘周迅演黄蓉,在舟山普陀演绎江湖故事,让两座城的武侠情怀紧紧相连。
山海同款
一味一食的跨城牵挂
衢舟美食,虽一个沾着山的醇厚,一个带着海的鲜爽,却有着不少“跨城同款”。舟山金塘麻饼与衢州麻饼,都是当地经典的甜口点心,金塘麻饼芝麻馅香甜不腻,衢州麻饼则外皮酥脆、内馅绵软,逢年过节都是家家户户的心头好。
舟山美食
舟山厨娘青饼和衢州清明粿,皆以艾草为原料,前者带着海岛的清新,后者透着山林的质朴,咬上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还有舟山硬糕与江山米糕,一个嚼劲十足,一个软糯香甜,一硬一软,恰似山海性格的碰撞与互补。
衢州美食
海鲜与河鲜也能找到共鸣,舟山海石斑鱼清蒸后鲜掉眉毛,衢州溪流石斑鱼用辣椒爆炒,辣得过瘾又不失鲜嫩,海味与山味,在舌尖奏响和谐乐章。更有趣的是舟山虾峙大麻饼与衢州柯城小烤饼,一个是海岛的“大块头”香甜,一个是山城的“小巧”酥脆,一甜一咸,各有千秋,却都能瞬间抓住食客的胃。
山海共鸣
时光长河的精神相契
历史长河中,衢州与舟山也有着跨越山海的精神共鸣。舟山的“里斯本丸”救援与衢州的杜立特行动救援,皆是危难时刻的人性闪光。1942年里斯本丸沉没,普陀东极渔民不顾危险,划着小舢板救起384名英军;衢州百姓也曾顶着风险,保护美军飞行员,这份善良与勇气,是两地共同的精神底色。
“里斯本丸”被鱼雷击中后渔民救援场景 图源: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截图
部分美军飞行员在衢州航空第十三总站防空洞外的合影
文化艺术领域,舟山的渔民画与柯城的农民画,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渔民画以大海、渔船为主题,线条粗犷,色彩充满海的气息;农民画则聚焦田间地头,把农耕生活描绘得鲜活生动,两地艺术相互交融,大放异彩。
如今,借助“衢州—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衢州的货物能便捷地通过铁路运往舟山港,再走向世界;舟山的海鲜也能快速冷链送达衢州,让衢州人随时能尝到最新鲜的海味。物流的互通,让衢舟的联系愈发紧密,也为两座城市的交流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舟山庙子湖
衢州开化台回山
浙BA的哨声即将吹响,衢州衢江的波光和舟山普陀的晚霞仿佛在云端相连。两地的故事,藏在衢山岛的风车里,在桃花岛的桃树下,在渔民画与农民画的色彩里,更在每一口“同款”美味的烟火气中。
浙BA城市联动系列作品:
文案:祝金林
剪辑:洪杭萍
部分素材由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王旭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