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21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活动(第三季、第四季)举办,摄影师将分组走进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德州、滨州等8市,通过镜头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实践和齐鲁儿女奋力“走在前、挑大梁”的精神面貌。
10月17日上午,来自日本、尼泊尔、越南等国家的摄影师走进德州宁津,先后探访了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与宁津杂技艺术学校,开启了一场聚焦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觉发现之旅。
木雕不语,镜头诉说千年家学传承
摄影师们首先来到了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这里仿佛一座立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而园内的木雕艺术,更是以其无声的语言,讲述着千百年来关于家风、传承与匠心的故事。
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以“一院四堂”徽派建筑群为核心,构建起集贤书院、培德堂、正本堂、有忠堂、世德堂组成的文化矩阵。这座融合古典韵味与现代智慧的文化地标,以1300余件文物为载体,生动演绎着“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园内以木雕为形,以文化为魂,通过“一院四堂”串联起中华文化的核心脉络,将建筑、书法、民俗等元素融为一体,传递着“忠孝廉节”的价值理念。
“这些木雕的细节令人震撼!”摄影师们不时发出赞叹。他们调整拍摄角度,穿梭于亭台楼阁之间,摄影师们时而俯身细察木窗棂上的吉祥纹样,时而仰拍梁柱上寓意深远的戏剧场景。长焦与广角镜头交替使用,每一次快门声都在记录着这座文化宝库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深度。
杂技生风,快门定格少年凌云之志
如果说木雕艺术是宁津静默的“文脉”,那么宁津杂技则是这里昂扬的“心跳”。在宁津杂技艺术学校,训练厅内,汗水与梦想交织。学生们正在进行高强度的基础训练——顶碗、柔术、高空翻腾……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每一滴汗水都折射着坚韧。摄影师们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迅速抓拍下一组连续的空翻动作。
宁津杂技历史悠久,学校旨在培养德艺双馨的杂技人才,许多学员已在国内外大赛中斩获殊荣。听着介绍,看着眼前生龙活虎的训练场景,摄影师们深刻感受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年轻一代的接续奋斗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家学文化园的静穆深沉到杂技学校的朝气蓬勃,木雕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杂技跃动的青春活力,共同构成了宁津乃至山东文化图景的一体两面。通过这次深入的探访,摄影师们获取了鲜活的第一手素材,也成为了连接齐鲁大地与世界的文化使者。
中国山东网记者 马文文 摄影 毕冉 报道
下一篇:游乐设施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