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性格注定了他无法取得大成就,无论他跑到哪里都没有好下场。即使他和陈宫带着几百骑兵逃出了白门楼,最终也只是延迟了死亡的时刻,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悲剧。吕布不是一个能够当主公的人,却又不甘心屈居于人下。丁原和董卓的经历也在警示曹操必须除掉吕布。虽然曹操爱才,但他也害怕吕布这头猛虎随时可能反噬自己,于是干脆一了百了,直接杀了吕布,避免了更大的麻烦。
尽管吕布勇猛无敌,但他却因自身行为败坏了名声,导致没有人愿意接纳他。在三国时代,“孝道”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吕布却连杀两位义父,自然得了“三姓家奴”的恶名。这样的行为,不论是为了名利的士子,还是讲究德行的普通百姓,都无法接受他。没有人心向他,他也难以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吕布原是丁原的义子,起初他随丁原共同讨伐董卓。然而,董卓利用赤兔马和珠宝诱惑吕布,策反了这个没有远见的勇士。吕布不仅弑父杀义父,还投奔了董卓,认他为新的义父。虽然他如此投靠董卓,但由于董卓的势力还未崩溃,吕布依然能在其麾下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吕布最终因为贪恋貂蝉的美貌,受王允的挑唆,亲手杀了自己最坚实的靠山董卓。董卓死后,西凉军瓦解,吕布失去了支撑,随即陷入困境。王允虽有一腔热血,但终究是文人,无法守住吕布,最后王允被董卓余党杀害,而吕布趁乱逃走。吕布缺乏长远眼光和谋略,这也注定了他难以成大事。
由于吕布频繁背叛和杀害义父,他的名声臭了,谁也不敢接纳他。此后,他曾先后投靠过袁绍和张扬,但因怀疑与猜忌,最终都不得善终。袁绍始终不放心吕布,担心他会反叛,甚至早有杀意,吕布只得逃到兖州与曹操对抗。
在兖州,吕布得到了陈宫和张邈的接纳,试图联合对抗曹操。但不幸的是,吕布在曹操的进攻下败北,甚至丢掉了兖州。最终,吕布逃到徐州,想投靠刘备。刘备本打算利用吕布牵制曹操,但吕布在刘备与袁术交战时,竟背后偷袭刘备的大本营徐州。吕布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后,刘备失去了兵力和资源,变得更加艰难,而吕布也很快失去了控制力。
吕布最终丢失了徐州,刘备和曹操联合攻打他,最终将吕布平定,徐州成了曹操的领土。即使吕布逃出了白门楼,也无处可去,要么投奔袁术,要么投向袁绍,但无论走向何方,都没有好结果。袁术因称帝自取灭亡,袁绍也不愿接纳他,吕布的命运早已注定。
吕布并不是没有机会建功立业,而是他根本没有能力去成就一番事业。在兖州、徐州他都败给了曹操,纵使他逃脱了白门楼,也只不过是一群流浪的匪寇罢了。吕布的勇猛与无谋,最终导致了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只是一个空有勇力却无法立足的悲剧角色。
上一篇:红树林不是红色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