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2025年“我家门口那条路”主题宣传活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旅游公路媒体调研行在淮安成功举办。来自中央及省市的媒体记者沿着洪泽湖旅游公路的脉络,沉浸式体验了这条公路从“通途”到“富路”的华丽蜕变,深入挖掘淮安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的密码,感受淮安“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显著成效。
本次活动以“阡陌通途·文旅兴淮”为主题,由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活动期间,媒体记者团队边走边看,记录下洪泽湖旅游公路沿线特色农庄、现代民宿以及小龙虾、大闸蟹、螺蛳等渔业基地的蓬勃发展景象,深刻理解了“修建一条公路,带活一方产业”的淮安实践。
据悉,全长164.115公里的洪泽湖旅游公路,是淮安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多、体量最大的农村公路项目,更是“公路+”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该项目先后入选2024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0件大事、江苏十条农路自驾游线路和2025年度全国美丽公路及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成为交通与文旅、生态、产业融合的杰出代表。
沿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洪泽湖旅游公路前行,淮阴侯韩信故里、“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洪泽湖古堰、林则徐治水纪念碑、蒋坝古镇、方特主题乐园等景点如珠串联,张福河大桥、四山湖大桥等四座桥梁打通环湖交通脉络,构建了“快进慢游深体验”的路网体系,使观景平台、公路驿站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不仅“颜值”出众,“致富基因”更是调研行的关注焦点,公路为沿线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调研途中,“建、管、养、护”一体化的匠心养护模式令人印象深刻——从公路养护智慧管理的常态化保障,到“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的专业守护;从路况自动化检测全覆盖,到危桥动态清零的民生承诺,淮安交通部门始终以优良路况守护出行安全,PQI值与优良路率持续高于省市考核目标。洪泽湖旅游公路让媒体朋友们见证了淮安公路交通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品质建设等方面的不断追求。
一条条公路,连接的是城乡变迁,承载的是民生期盼。从亲水临水的生态廊道到串联美景的旅游大道,从守护安全的防汛通道到带动致富的民生之道,淮安交通部门始终以“畅、安、舒、美”为承诺,书写着“一路通则百业兴”的时代答卷。据介绍,自“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以来,淮安农村公路建设成绩斐然。“十四五”以来,淮安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9.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43公里、桥梁154座,实施安防工程5533公里。当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423公里,位列全省第四。实现规划发展村庄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通达率100%,让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在路边扎根结果。
未来,淮安交通部门将继续延伸拓展、提质增效,打造更多“产业路、致富路、振兴路”,让每一段路程都成为风景,让每一次通行都满载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交通动能。
记者 杨春阳
通讯员 王晓晴 吴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