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美国的“福特”号航空母舰率领航母打击群抵达加勒比海,并开始针对委内瑞拉展开军事行动。这让人不禁感叹,每当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时,总会有一些国家站出来,吸引美国的火力。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因为中国的“国运”太强大吗?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表现引起了美国的注意。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提出了“重返亚洲”的战略,尽管美国在当时正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泥潭,无法顾及远在东边的中国。2011年,美国从伊拉克撤军,而其中一个原因是叙利亚局势的恶化,迫使美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叙利亚的冲突中。
如果说奥巴马时期的“重返亚太”战略执行得不够坚定,那么特朗普上台后,针对中国的策略可谓是一心一意。他甚至签署了从阿富汗撤军的协议。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的节奏被打乱,特朗普未能连任。2021年,拜登接任,完成了特朗普遗留的阿富汗撤军计划,但紧接着俄乌战争爆发,再次牵制了美国的注意力。2023年,巴以冲突的爆发再次使得美国的关注点转向了东欧,使中国得以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中执行“十四五”规划。
到了2025年,“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特朗普再度上台。他在竞选时就宣称要结束俄乌战争,然而至今战争依然没有结束。尽管如此,特朗普仍然全力以赴地对中国展开行动,从2月开始施加“芬太尼关税”,4月对中国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到9月末又对中国实体清单企业实施“50%穿透规则”。然而,随着中国发布稀土出口禁令,特朗普政府最终选择暂停了上述所有措施。与此同时,委内瑞拉再度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美国将“福特”号航母部署到了加勒比海。
这些看似巧合的事件让人不禁怀疑,中国是否真的有“国运”如此强大,能让其他国家替中国吸引美国的火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委内瑞拉事件为例,美国表面上是打击贩毒,但深层原因其实是委内瑞拉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这动摇了美元的霸权地位。所以,不能简单地将这些事件归结为中国“国运”强大,而更应该看到美国自己过去铺设的庞大外交网络如今遭遇的反噬。并不是这些国家故意去分担中国的压力,而是美国的利益扩张过度,导致自身容易在别人无意中采取的行动中受到冲击。
对于委内瑞拉来说,它使用人民币结算石油,并非是直接针对美国。毕竟委内瑞拉与美国地理上如此接近,实在没有必要去挑战美国。其实,委内瑞拉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美国的制裁将它排除在美元结算体系之外,迫使其不得不转向人民币。因此,很多国家并非故意站出来帮助中国,而是美国自身的过度扩张使得它处于了四面受敌的局面。美国无论是在芯片领域施压,还是在军事上展开四面出击,都难以制服中国,最终反而是将自己的火力分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