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的声声驼铃
伴随着胡旋舞与飞天的旋律
缓缓拉开千年敦煌的神秘面纱
近日
一场独具特色的数字音乐周
在上海交大拉开帷幕
多国数字音乐专家学者
从业者和创作者齐聚交大校园
共同欣赏数字算法与音工技术
赋能文化与创意
奏响传统文化的新曲华章!
2025年,文创学院联动比利时、荷兰、韩国等多个国家的数字音乐专业机构,发起IDMIC国际数字音乐创新赛(以下简称“音乐大赛”),以“敦煌之音”为主题,面向全球数字音乐创作者征集将技术、艺术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数字音乐作品,探索以数字技术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途径,打造产学研协同培育数字音乐全才的育人实践新体系。
10月下旬,音乐大赛获奖作品展在文创学院精彩开幕。国内外评审专家、参赛选手及数字音乐爱好者走进文创学院,沉浸式感知技术发展为文化创意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
这场集中展示IDMIC获奖作品的数字音乐展,与文创学院各新文科实验室紧密结合,嘉宾们时而在智能音乐与影视音效实验室驻足,倾听数字技术编织的丝路乐章;时而流连于以敦煌莫高窟藻井为灵感创作的艺术装置前,与最前沿的数字科技进行“零距离”对话。观众们在体验音乐创意的同时,也能真切感知技术发展为文化创意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在互动中感受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意与活力。
获奖作品《鸣沙舞》
(作者:章昕玥)
获奖作品《丝路》
(作者:刘锴、陈俊松)
日前,音乐大赛颁奖仪式在文创学院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朝阳出席并致辞,来自各国的评审专家、产业代表齐聚一堂,一批融合创意、艺术与技术的优秀作品逐一揭晓,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自2015年创立以来,文创学院始终秉持“国际化、学科交叉、产业导向”的教育理念,持续探索富有创意的育人实践方法体系。数字音乐作为学院数字文创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核心板块之一,不仅在学院学科前瞻布局中发挥关键作用,更在推动产业跨界与人才复合能力塑造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
文创学院学生作品《曲动藻井》
(作者:王珊&钱西瀚)
本届比赛中,文创学院学生作品《曲动藻井》将传统藻井的视觉韵律与东方哲学思辨融入现代电子音乐与交互艺术之中,探索“静”与“动”、“形”与“声”之间的和谐共鸣,荣获C组音乐科技与新媒体艺术赛道艺术装置组优秀奖项,展现出学院在“技术+艺术”融合育人方面的扎实成效,也体现了文创学子积极探索技术赋能文化诠释的创新尝试。
除技能训练外,文创学院同样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锻炼。本届赛事的策划与执行均由学生组委会担纲,学院研究生全程参与赛事筹备、作品征集、评委联络及组织运营等各个环节,与国际评委们协同合作,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国际赛事的运作逻辑,拓展全球视野,锤炼组织与沟通能力,成长为数字音乐管理全才。
秉承“聚焦前沿,创意赋能”宗旨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将继续
高效联动全球教育界、产业界资源
为数字音乐的创作者、从业者
构建国际化、多元化的开放交流平台
在数字文创育才体系中探索前行
来源: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IDMIC赛事组委会
摄影:刘振、吴宇飞、钱奕雯
剪辑:刘庆炎、谷迪
脚本:王旭雯
排版:陆梓月 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