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三国时期,蜀汉的刘关张三人关系最为深厚,三人如同兄弟,白手起家共创事业。可惜的是,在刘备大业未完成时,关羽和张飞先后去世。对于蜀国来说,这是一大损失,而对于刘备来说,失去两位亲弟弟的打击尤为沉痛。关羽死时,刘备痛哭失声;然而张飞去世时,刘备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说了四个字。为何如此?诸葛亮似乎早已看透其中的深意,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揭晓其中的缘由。
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结义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深厚情谊的开始。那么,三人是如何结识的呢?这得从黄巾军入侵幽州开始说起。当时幽州太守刘焉发布召集义兵的榜文,四方百姓纷纷前来响应。
其中一位身高约176公分,容貌如玉,双耳垂肩,看起来十分英俊,但他却挑着扁担在街头卖草鞋,显得极为寒酸。此人便是刘备。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出自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由于家族爵位被削,早已失去了荣华富贵。他看到榜文时,不禁长叹一声,正当此时,他听到身后有人大声呵斥:“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凡是长叹的,不是大丈夫!”
刘备转身望去,见到一名身高约188公分,声音如雷,气吞万里如奔马般威风凛凛的壮汉。此人正是张飞。周围的人早已被张飞的气势所震慑,但刘备却毫不畏惧,反而再次长叹一声,声音更大了些,随后他继续挑起扁担,安静地摆摊卖草鞋。
不久,街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开始聚集在一个卖肉摊前,纷纷议论。摊主和顾客似乎因为买肉发生了争执,顾客想买肉,摊主却不肯卖。此时,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走上前去劝解,竟然是关羽。关羽身高约210公分,气宇轩昂,刚一现身,摊主立刻软了下来,带着关羽来到磨盘前。
原来,摊主老板立下规矩:若有人能移开磨盘,就能免费拿走井中的肉。那磨盘重约500斤,普通人根本搬不动。关羽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双手握住磨盘,弯腰发力,经过一番努力,竟然将重得几乎无法动弹的磨盘举了起来。围观的人都惊呆了,纷纷称赞他为“神人”。关羽随即将磨盘放回地面,把井中的肉取出,切成小块分发给大家。
此时的刘备站在一旁,心中对关羽的豪爽和气度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关羽当时并非官员,而是因为杀了当地一个仗势欺人的豪强,开始在江湖上流浪,靠卖绿豆为生。就在关羽卖绿豆时,张飞也出现了。原来,张飞就是那摊肉的主人,因不满关羽分了肉,所以前来找麻烦。两人一见面便开始动手,但力气相当,互不相让,围观的人拍手叫好。刘备在旁观看,觉得这两人都是英雄,心中渐渐有了招募他们的想法。
就在这时,关羽和张飞各自擒住对方的手腕,僵持不下。刘备走上前去,轻轻抓住两人的手腕,温和地劝解他们停止争斗。张飞解释说,自己并非故意挑事,只是想挑战一个有力气的人,看能否挪开那磨盘。经过一番对话,三人相识,张飞邀请刘备和关羽一起喝酒,畅谈理想。
在饮酒间,刘备向他们提议,若投军效力,可以一起为国家出力,报效百姓。刘备分析了当时的时局,黄巾军作乱,国家动荡,正是英雄出将的时机。刘备透露了自己作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并表示自己有志于恢复汉室,解救百姓。关羽和张飞听后动容,决定与刘备一起共谋大计,三人便在桃园结为异性兄弟,发誓共赴国家大业。
自此,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并肩作战,为蜀汉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他们彼此之间的忠诚和友情深厚至极,尤其是刘备,为了兄弟们,不惜一切。而关羽和张飞也始终支持大哥刘备,直至最后一刻。
关羽之死
刘备、关羽和张飞的关系深厚,但最让人惋惜的是,刘备的大业未能完成,关羽和张飞却先后殒命。关羽之死,直接影响了蜀汉的局势,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关羽是战神,他的死发生在第三次荆州争夺战中,史称“大意失荆州”。荆州地理位置重要,东有江夏和长沙的吴军,北有曹魏的兵力,西北由魏国势力把控,是兵家必争之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派遣大军增援荆州,而关羽只有三万兵力,其中一半守卫荆州,另一半进攻曹魏占领的襄阳。关羽虽水军得胜,但始终未能攻克樊城。此时,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被内外夹击,最终被吴军击败,撤退至麦城,最后被吴将马忠斩杀。关羽的死令刘备悲痛欲绝。
张飞之死
关羽去世后,刘备决心报仇,出兵伐吴。张飞被命令率军从阆中出征,但在准备过程中,他因急躁脾气命令手下将领范疆和张达迅速准备军备,两人未能按时完成任务,张飞愤怒地用鞭子抽打了他们。范疆和张达心生怨恨,趁张飞醉酒之际,夜间潜入帐中,将他杀害,并将头颅送给孙权。张飞死于自己人之手,令人感到非常悲痛。
然而,刘备对张飞的死反应平淡,仅叹息道:“噫,飞死矣!”与关羽去世时的悲痛大相径庭。诸葛亮看出其中的原因,也许刘备早已为此做了心理准备,毕竟他在权力斗争中必须放下个人情感,顾全大局。刘备身为蜀汉的领袖,必须考虑国家的未来,而不是被个人感情左右。
总结
刘备面对张飞的死表现得异常冷静,表面看似无情,但这也正是他作为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随着他逐渐从一个平民转变为蜀汉的皇帝,个人情感也被国家利益所取代。诸葛亮作为智者,早已洞察到刘备的改变。而刘备的冷静,也许正是他身为一国之主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