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地基的做法:选址与不良地基处理》
农村自建房地基至关重要。
一、选址
选址时应远离山坡、崖壁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避免山体滑坡或落石的危险。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顺畅的地方,防止雨水倒灌进房屋。同时,要远离河流水库的行洪区,以免遭受洪水侵袭。尽量避开软土、溶洞等复杂地质区域。而且,选址要考虑周边环境,如远离大型工厂等污染源,保证居住健康。
二、不良地基处理
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可采用换填法,将软土挖出,换填砂石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分层压实。对于有溶洞的地基,要先进行勘探,确定溶洞的大小和分布,采用灌注混凝土等方法填充加固。在膨胀土地基上,可通过设置隔离层,阻止水分迁移导致的土壤膨胀,并且加强基础的结构设计,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正确的选址和妥善处理不良地基,是农村自建房安全稳固的重要保障。
农村自建房地基怎么做可以说是建房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再好的设计和材料,如果地基没处理好,都将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他是整个房子的核心部分,关系到房子的牢固性,安全性。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农村自建房地基的选址,做法,及一些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
一、农村自建房地基选址
1、土质均匀,地基下面的土质也要均匀,保持受力平衡,切勿选择一边软一边硬的地基,这比全部是软土质的地基还要糟糕。
2、地基切勿选择一半在河堤上,一半在河堤下。
3、最好不要选择在斜坡,有不少地区在山脉的延伸处,也就是在斜坡面上的。这些地方表面虽然是平整的,但地基下面的石块走向很可能是斜的。
4、不要选择在古墓,古井或其他有坑或者凹陷的地方。
5、距离老的房子不能太近,尤其是年代较久的高层建筑要远离。
6、要避开山体滑坡的地方。
二、农村自建房地基做法
农村自建首选做的就是地基,第一步就打基础,怎样打基础呢?当然就是挖基础,基础的深度决定基础的埋置深度,这直接关系到以后住的是否安全!
1.农村房屋设计图地基必须挖至老土层,土质应均匀一致,并且进入老土层深度不应小于20cm。
2.基础埋深(从建成后室外地坪最低处算)不应小于当地冻土层厚度,且不小于50cm,必要时,应有设计。基槽(坑)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3.农村房屋设计图基础挖至持力层后,应用钢筋(粗)探测地基下是否有空洞、软弱层,若有,应清除并挖至老土。
4.农村房屋设计图基础持力层符合要求后,应立即施工基础,避免雨水浸泡和曝晒,如发生浸泡,要在基础施工前清除浸泡、变软的地基土;基础施工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回填避免受水浸泡,扰动地基。
5.选择什么样的基础与当地地质情况以及宅基地的土地承载力紧密相关,当然也与建筑本身紧密相关。比如宅基地所在位置之前为鱼塘或者沟渠,最好做板筏式基础或者桩基础,不然会不均匀沉降。所以,如果想要盖一栋居住舒适的百年老宅,最好还是请专业的人来做。
浇筑混泥土基础示意图
三、不良地基处理
1、有坡度的地基处理: 底面千万不要按照原来的坡度做,要做成台阶状。 山脉走向本身是有坡度的,深的地方一定要挖到有石块的底部,这时上部房屋的结构宜选择柱子结构,受力柱基础要直达底部石块。
2、一边是软地基而另一边是硬地基的处理: 按压强相等的原理,加大软地基处的基础底面积; 加强基础部分地梁刚度; 加强房屋整体刚度。(这时房屋不能建的太空旷,房屋层高不宜太高,墙体间距可以密一些,不开大门窗洞口,如原来不是框架结构的可以提升为框架结构等手法来处理。)
3、有时还会碰到一部分在较深的河中,如从深河中填基础料会很多,十分不经济,这时也可采用悬挑大梁的办法来处理。
4、有大坑等凹陷情况出现时,可用架设地梁穿越或从大坑底部填料做基础的办法,到底选定哪一种也要看坑的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
5、地基处理要掌握一个总体原则,就是要把地表面的浮土,软土全部清除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