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问题》
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首先,在建筑材料方面,部分村民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选用质量欠佳的材料。比如一些劣质的水泥、钢筋,其强度和耐久性难以保证,使得房屋结构在长期使用中面临风险。
施工队伍的不规范也是一大隐患。许多农村自建房是由缺乏专业技能和资质的小施工队甚至是村民自行建造。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遵循严格的建筑规范,像地基挖掘深度不够、墙体砌筑不合理等情况时有发生。
而且,农村自建房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不像城市建筑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农村建房大多处于监管空白地带。再加上部分村民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进行合理的房屋设计,在抗震、防风、防洪等方面考虑不足。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农村自建房的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时间推移,极易出现房屋损坏甚至倒塌等危险情况。
随着市场房价的不段升温,越来越多的80、90后都选择了往农村建房居住发展,因此农村自建房也不段升温热朝开始,在农村的稍有施工资质团队也随着可以挑活来做,哪边给的工价高就往哪边跑,哪边的工作量多就往哪边走,正因如些就造就了“三无工程”在农村大量存在。
农民建房的面积不大,楼层不高,专业施工队不愿干这种“芝麻”工程,建房者只好自己组建施工队,施工人员大多为不具专业技能的农民,有时连老、弱、病、残也上架高空作业,这是导致无设计图纸、施工队伍无资质、无施工监理单位建设的农房存在的直接原因。

1、是农民法制意识比较薄弱。村干部也曾告诫村民新房施工的图纸要审批、工程队的资质要审批,但大多村民置若罔闻,请的都是当地的泥水师傅、无资质的工程队,他们除了经验,几乎毫无专业的基建知识。村干部就算发现了违章施工,也没有强制的执行力,只能出于责任心善意地提醒:施工要注意安全,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不审批,请无资质的施工队伍,能节省成本。他们从这点出发,什么安全意识、法制意识都抛在脑后,甚至不知道不审批是违法,出了严重事故要承担法律责任。
2、是农民的安全意识薄弱。搭建的脚架、扶手不稳固,特别是对受力重、易磨损的部位不随时检修加固,埋下了安全隐患。建房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十分严重,有些新房砂浆中的水泥含量不足10%。房屋结构不合理,造成砖柱失稳。

另外一个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的缺陷
我们的行政管理把更多的资源、经费和精力投到城市,而忽视了对农村的投入。农村管理的触角不够多,很多地方都成为管理的死角。
1、是农村建房管理方面缺少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是农村建设规划存在漏洞。农民不按规划建房.有的农民受“风水”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山区的一些房屋建设时喜欢选择在依山傍水的集雨地带或风口道边建房,一旦洪水暴发,灾难在所难免;还有一些农民按自己的建房时间表操作,并且不是成排房子一起建造,而是建造两间地基的“顶天立地”式楼房。

3、是农村的管理体系比较薄弱。监管的力度小,农民就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利用监管部门的漏洞,逃避审批。农村的实际情况与城市不同,导致农村建筑市场监管长期存在“缺位”。农村建筑安全监管主要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而专门负责这一块工作的人手十分有限。几个人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区域,确实很难管得过来。乡镇又没有专门管理建筑安全的专业部门,镇政府只能起兼管作用,但起到的作用又有限。
综合这两大要素实是的写出了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问题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