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人孩子,主要景点都想玩到,怎么走?”在颐和园东宫门游客服务中心3D触屏交互一体机前,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与一位身着职业装的“数字人客服”对话。3D客服“小颐”眨着灵动的大眼睛,不到1秒,就根据李女士的家庭出游需求,生成了一份定制行程单,行程单中既有通行坡道连接的主要景点游线,还包含了昆明湖游船的航线……现场这个超酷炫的3D数字人一体机,是颐和园全新升级的3.0版客服。它通过语音识别、口型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为游客提供“面对面”般的亲和服务。
5月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颐和园作为智慧公园建设“试验田”,上线了市属公园首个AI数字人智慧客服。该系统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数字人技术深度绑定,搭建起“全场景、全周期、全智能”的智慧服务体系,年咨询量已突破34万次,成为市属公园文旅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为游客提供可感可及、有温度的服务。
据悉,颐和园AI数字人智慧客服系统融入“双语交互模式”,可实现中英文无缝切换。游览开始前,它能像个贴心小管家,根据游客的游园偏好和游览时间,定制专属行程,帮助游客轻轻松松做好攻略。游览过程中,游客拿着手机,就能和数字人客服随时沟通,了解景点介绍和游园信息,开启“一机在手,颐和园我有”的畅游模式。游览结束后,系统会结合游客反馈,运用大数据分析生成服务报告,为景区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让景区服务越来越有针对性。
“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逻辑的重构。”颐和园副园长吕高强表示,“我们希望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为游客打造专属旅行小秘书,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公园服务质量。”未来,颐和园将继续升级AI数字人智慧客服系统,以智能科技为笔,文化传播为墨,搭建起跨越语言藩篱的沟通桥梁,以数字化服务的新范式,为国内外游客带来兼具文化质感与科技温度的智慧游园体验。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处副处长周子牛表示,未来将加速大模型、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市属公园的落地应用,推动“AI + 文旅”场景从智慧咨询服务向景点讲解、遗产保护等领域赋能发展。通过科技的深度融入,为公园管理安装强劲引擎,推动管理效能、服务品质与生态保护成效迈向新高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