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记者 宋雪)“奔县游”热度飙升,“演出游”人头攒动,“国风游”蔚然成风,“中国购”再次风靡……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文旅订单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
奔县游:探索宝藏县城
近年来,县域经济迎来蓬勃发展新机遇,各地县城、乡村凭借独特的人文底蕴与生态资源,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县城游”热潮。“出游人次和旅游花费增长的同时,旅游消费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游客更愿意为个性化情绪付费,为真实的需要买单。反向旅游、平替旅游、错峰旅游依然是这个假期的关键词。奔县游持续拉升了下沉市场的县域旅游热度。”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记者从中国旅游研究院获悉,从重点监测的平台数据看,假日期间的酒店预订已覆盖到全国1229个县城,其中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三成。据美团旅行数据,相比拥堵的热门城市,“诗画江南”浙江桐庐县、“长诗圣地”安徽怀宁县、“皖北江南”安徽凤台县、“上梅古镇、蚩尤故里”湖南新化县均成为人们寻找“松弛感”的热门之选。
在同程旅行热门“奔县游”目的地热度飙升榜上,不仅涵盖诸如九寨沟、神农架、北戴河、武陵源等热门旅游目的地,还包括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此外,贵州黔西南的兴义市、辽宁大连的长海县,也同样是避开人山人海,舒适游山观海的绝佳选择。
演出游:促进假日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五一”假期,全国有数十场演唱会、音乐节扎堆开唱,“演唱会+”成为热门景区之外,拉动“城市大休闲”崛起的重要力量。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各地打造的音乐节、非遗体验、国潮打卡等新型节庆活动,在促进假日消费方面发挥了乘数效应。当前,‘文旅+’跨业态联动的场景大量涌现,优质供给不断推陈出新,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深化,为一站式深度旅游创造更多可能,也进一步延长了文旅消费链条,充分点燃假日消费活力。”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热门旅游城市,还有更多城市加入了五一文艺演出+旅游阵营,带动当地酒店预订创新高。根据去哪儿数据,安徽滁州凭借葫芦果音乐节,带动当地五一酒店预订增长2.4倍;新疆伊宁蜜桃音乐嘉年华,带动酒店预订同比增长1.3倍。
音乐节人潮涌动(央广网记者宋雪摄)
据业内估算,1元的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的综合消费,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这或许是各类演出扎堆在“五一”假期举行的原因。
国风游:沉浸+创意新业态
“五一”期间,国潮国风文化以沉浸式体验、创意化表达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入旅游消费场景,成为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
多地景区将传统文化融入惠民政策。江西滕王阁、四川剑门关分别推出背诵《滕王阁序》《蜀道难》免门票活动,湖南岳阳楼每日开放300个背诵《岳阳楼记》免票名额。在背诵《岳阳楼记》免费入园的窗口前,排队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仅用3分钟背完全文: “跟着课本去旅游,中学课本里的岳阳楼就在眼前, 这种体验太有意义了!”
俯瞰岳阳楼(来源:CFP)
此外,国潮演艺类目的地持续领跑,根据携程数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横店影视城、琅琊古城假期演艺类客流排名靠前,中国唐城(襄阳)影视基地“五一”票量同比翻番。网友戏称:“白天背诗换门票,晚上看剧学历史,这届游客主打“文化特种兵”。
博物馆、历史文化旅游区成为游客“五一”热选。美团数据显示,哈药六版画博物馆、南宁市动物园、仰天湖大草原、莫干山风景区、古龙峡漂流、李自健美术馆、洛邑古城、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河源恐龙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大连自然博物馆成为美团旅行2025年“五一”假期十大“黑马”。
“针对桂林、敦煌、洛阳、景德镇等目的地推出的国风旅行系列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将当地特色国风元素与山水田园、人文休闲、自然风光等体验相融合,并通过汉服游园,体验非遗文化与手工技艺等,让游客深度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途牛旅游网工作人员介绍。
中国购:旅游+购物新模式
清明假期后到“五一”假期前,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发布为“五一”假期的出入境旅游市场打开了新局面。离境退税政策的升级,更为入境游市场的繁荣增添了新动力。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17.9万人次,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28.7%。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3.1%;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旅游持续复苏,缅甸、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泰国、菲律宾、俄罗斯、越南、日本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除了一线城市,外国游客在中国也开始深入探索更多地方。从去哪儿平台使用护照预订国内酒店情况来看,珠海“五一”期间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青岛增长六成,武汉增长五成。苏州、湖州、佛山等均进入“五一”入境游TOP20城市。
“五一”假期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文化体验与多元玩法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动力。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农耕体验、“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来沪扫货”“外国人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等话题引爆“五一”社交圈,免签政策、中国的离境退税政策等激发了外国游客的“中国购”旅游+购物模式。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业内普遍认为,从“五一”旅游市场的强劲表现可见,文旅消费正经历从 “量” 到 “质” 的变革。国潮元素与旅游场景的创意融合,县域旅游的异军突起,均表明游客对特色化、沉浸式体验的追求已成为市场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