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果树的“沉浸式西游”到古城的非遗夜演,从洞穴里的国际音乐会到民宿中的屯堡文化体验……这个“五一”假期,安顺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创新为翼,将文旅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文旅成绩单——接待游客355.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7%和10.78%,展现出特色文化与现代经济同频共振的强劲动能。
“旅发大会”效应持续释放
“没想到安顺古城这么有意思,白天的游园会、晚上的花船巡游,完全颠覆了我对贵州旅游的印象。”来自广州的游客张临晨在安顺古城习安游园会现场兴奋地说。
安顺古城音乐会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第二天,安顺古城单日接待游客17.5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级表现,与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的成功举办密不可分。
大会“后劲”十足,带动效应显著。大会期间打造提升的安顺古城、旧州古镇、虹山湖公园、陡坡塘夜游等景区景点备受青睐。“五一”假期,安顺古城人气爆棚,客流突破70万人次,各地游客蜂拥而至,打卡点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气王”;虹山湖景区通过高台地戏与现代演艺的创新融合,吸引6万余人次驻足观赏;旧州古镇的木雕、蜡染非遗展示与屯堡美食,让游客在青石板街上流连忘返。
地戏展演
“旅发大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通过持续提升景区服务和多元活动策划,成功将大会‘引客’效应成功转化为‘留客’能力。”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安顺古城为例,“五一”期间,每天11时、14时、19时3个时段,各村寨的地戏表演队在古城巡游展演。与此同时,花灯、盘江小调、铜鼓十二调、布依族鼓歌、芦笙舞等各类特色项目轮番上演,形成“处处有戏、步步非遗”的沉浸式体验。
科技赋能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孙悟空真的从瀑布里飞出来了!”5月1日晚,黄果树陡坡塘景区,当全息投影的齐天大圣腾空而起时,观众席爆发出阵阵惊呼。全新推出的《再回西游》沉浸式实景剧,成为今年安顺“五一”文旅的最大亮点。依托86版《西游记》经典取景地,结合前沿机械装置、裸眼全息影像与AI交互技术,这部仙幻剧“五一”试演期间场场爆满,带动黄果树景区游客同比增长22.3%,旅游综合收入达1.33亿元,增长20.6%。
大型实景仙幻剧《再回西游》
《再回西游》的成功并非偶然。该剧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挖掘了黄果树作为《西游记》取景地的文化基因,将现代科技与传统IP完美结合。演出中,通过AI智能交互技术,观众可以与虚拟角色实时互动;裸眼全息影像让瀑布、山石等自然景观“活”起来,与演员表演无缝衔接;前沿机械装置则创造出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等神奇效果,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我们不再满足于让游客‘看风景’,而是通过科技手段让他们‘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安顺旅游集团大黄果树夜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飞表示。《再回西游》的成功试水,标志着安顺旅游从传统观光向沉浸式体验的转型升级,夜间旅游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首次突破30%。
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科技与文旅的融合在安顺多点开花。
格凸河景区“洞藏雅韵·潮起国风”洞穴音乐会
格凸河景区“洞藏雅韵·潮起国风”洞穴音乐会,邀请国际乐团在天然溶洞中演奏,声光效果与喀斯特地貌相得益彰;夜郎洞景区的IKAL0乐团表演,让游客在钟乳石间感受异域风情;龙宫服务区通过非遗美食体验与连锁品牌矩阵,将高速公路服务区变为文旅消费新场景……前沿技术不仅打破传统旅游的时空边界,更让文化资源“活”起来,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文旅消费体验,推动旅游消费稳步增长。
“非遗+”激发旅游经济新活力
5月5日,关岭自治县非遗展演现场,布依族姑娘小韦正手把手教游客制作蜡染。“以前觉得蜡染很复杂,现在能亲手体验,还能把作品带回家,特别有意义。”成都游客李毛虹举着自己染制的方巾说。
这种可参与、可带走的非遗沉浸式体验,正在成为安顺文旅的新热点。
古琴名家音乐会
“五一”期间,安顺将传统文化以现代方式全新演绎:若飞广场“帮帮唱”群众文化活动吸引数千人围观;文庙古琴雅集演奏《广陵散》等名曲,让游客在古建筑中感受千年回响;市博物馆“安博寻宝”活动,通过趣味互动让文物“活”起来。云峰景区“身临大明·音雄会”,通过古装巡游、戏剧表演等形式,构建了明代文化沉浸式体验空间,游客量同比增长近一倍。
在虹山湖畔,54张八仙桌搭成的高台上,地戏演员们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伴随着高亢唱腔舞动,将观众带回金戈铁马的战场。“《故乡千里望》这个节目太震撼了,传统地戏与现代舞美结合,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屯堡文化的魅力。”来自广州的摄影爱好者张缤冰不断按下快门,记录这古今交融的瞬间。
高台地戏表演
虹山湖音乐喷泉观景台的屯茶驿站人气爆棚。身着“凤阳汉装”的屯堡孃孃手持陶罐,为来往市民游客倒上一杯生津止渴的大碗茶。“屯堡大碗茶茶香浓郁,刚喝时带点苦味,先苦后甘,消暑解渴,今天天气有点热,能在这喝上一杯消暑解渴的大碗茶,游览美丽的风景,真的不错。”来自贵阳的游客王才程说。这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休闲体验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既传播了传统文化,又创造了商业价值,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人气旺、体验新、活力足。未来,安顺将以更加多元的业态打造文旅体深度融合消费新场景,让游客在山水人文间感受“安顺速度”与“安顺温度”。
来源:安顺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