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疾病常常被忽视,却对我们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巨大威胁,那就是高血压。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柴晓利表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因为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甚至在血压升高的情况下依然感到“健康”。
殊不知,长期不控制血压或不规范的治疗高血压,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最终可能导致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
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年龄、饮食习惯、运动不足、肥胖、精神压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逐渐降低,血压也容易升高;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都会使血压进一步攀升。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改善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基础,而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则是控制血压的重要保障。
1. 无症状就无需治疗
不少患者认为,没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就说明高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无需治疗。
事实上,血压升高对血管和器官的损害是持续进行的,即便没有症状,高血压依然会悄然破坏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意味着器官已经受到严重损伤。
2.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有些人希望血压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降至正常水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会导致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引发头晕、乏力,甚至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降压治疗应遵循缓慢、平稳的原则,逐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3. 自行停药或减药
部分患者在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发现血压恢复正常,就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血压会因突然停药而反弹,甚至比服药前更高,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高血压通常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
4. 降压药价格越高,效果就越好
降压药的疗效并不取决于药品价格,而是取决于降压效果及患者对该药物能否适应。
目前降压药有不同种类,使用同一种降压药,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有人效果好,有人效果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降压药,凡能使血压下降至正常,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降压药就是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5. 只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
一些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就能控制好血压,从而忽视了生活方式的改善。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单纯依靠药物,而不控制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会影响降压效果,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柴晓利提到:
首先,防治高血压健康饮食是关键。建议日常减少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少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其次,控制体重,保持体重指数(BMI)在18.5-24之间,这有助于降低血压;另外,适量运动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吸烟会损害血管,增加心脏病的风险,而酒精摄入过量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同时,掌握减压技巧,通过冥想、瑜伽等方法来缓解压力,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和稳定血压;
最后,定期监测血压也不能忽视,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危人群。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王智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