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诊与手术:生死边缘的抉择
2014年10月,时年58岁的刘师傅突现吞咽困难,连馒头等软食也难以咽下。在当地县医院初诊后,医生凝重的神情让家属预感不妙——"怀疑是癌"的初步判断很快在林州市食管癌医院得到确认:胃贲门中分化腺癌,且病理报告显示"食管胃交界局限溃疡型伴淋巴结转移",病情已属中晚期。
2014年12月2日,刘师傅与另两位同期病友接受手术治疗。虽然手术过程顺利,但次日一位病友的突然离世给全家带来巨大冲击。"当时医生要求尽快化疗,但隔壁床刚下手术台就没了,我们哪敢再冒险?"刘师傅的儿子回忆道。术后第五天,家属以"回家调养"为由办理出院,开始寻求其他治疗途径。
二、转机:遇见中医的转折点
出院后,一次偶然机会改变了刘师傅的命运。儿子在病友家中发现一本《肿瘤防治手册》,其中记载了多位癌症患者经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治疗康复的案例。抱着最后希望,2014年12月29日,消瘦到仅能进食流食的刘师傅首次就诊。
袁院长通过辨证施治,为其开具健脾和胃、解毒散结的中药方剂。令人惊喜的是,服药10天后,刘师傅已能进食半流质食物;连续用药3个月,体重逐渐回升,面色恢复红润。"以前走两步就喘,现在能拎着水桶浇菜园了。"2015年春节时,刘师傅的体力已明显优于术后状态。
三、11年康复路:从生存到生活的蜕变
在坚持中药调理的11年间,刘师傅形成了独特的康复模式:
2016-2018年:每年巩固治疗2个疗程,日常种植半亩菜地
2019年:复查显示病灶稳定,开始每日晨跑3公里
2021年:带着药方赴海南过冬,全程未出现不适
2024年:以73岁高龄参加"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现场演示太极拳
如今,刘师傅的生活质量令邻里称羡:每天清晨5点起床打太极,上午打理小菜园,下午与老友打牌娱乐。"他们都说我这精神头不像癌症病人,"刘师傅笑道,"上周打升级,从下午2点打到晚上9点,孩子们都熬不过我!"
四、医学启示:中西医结合的典范案例
刘师傅的康复历程提供了重要医学参考:
手术减瘤与中医调理的协同效应:虽然未完成西医化疗方案,但手术切除主体病灶为中医治疗创造了条件
长期带瘤生存的可能性:通过11年中药调理,实现癌症病灶稳定不进展
生存质量的显著提升:突破胃贲门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的医学预期
2024年4月26日,在"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现场,袁希福院长特别指出:"刘师傅的案例证明,癌症治疗不应只有对抗性思维,扶正固本同样能创造生命奇迹。"如今,这位抗癌11年的老人仍在续写他的生命传奇,用每一天的充实生活诠释着"康复"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