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诗酒射洪
陈 鑫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陈子昂面对广阔无垠的天地,不由得发出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出这样苍凉悲壮诗句的千古文宗,就出生在四川射洪。
天蒙蒙亮时,我们就前往陈子昂读书台参观。气温大约20度,十分难得地看到了冬日阳光。阳光毫不吝啬地播撒在大地上,树影泛起模糊的金边,人的脸颊都染上一层柔和的金色。我们一行人顺着长满青苔的台阶向上爬山,千年古树屹立在道路两旁,树冠是一道巨大的绿痕,低垂下来,随着微风摆动,遮蔽了大块土地。树木释放出来的淡淡的香气,是一种远离了城市喧嚣、令人心静的静谧。而顺着这些树木,双眼就能注视到漫漫山野中最青翠的绿意,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拥挤地堆叠在树的周围。
射洪市陈子昂读书台(射洪市委宣传部 供图,图源:四川文旅厅)
沿着小路走了一会儿,几座雕塑和石墩映入眼帘,上面刻着的文字注解着陈子昂的生平。我不禁遐想,千年前的某个冬日,陈子昂是否也漫步在这样的阳光下,胸腔中怀抱着远大的志向,感受着同样的温度?那一刻,陈子昂和我的思想似乎完成了某种交汇。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陈子昂的塑像。尽管现代工艺难以完全捕捉古人的神韵,但他的风骨依旧能从塑像中窥探一二。路边远征边塞的塑像也展示了他有勇有谋的气概,不仅文采风流,还有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雄心壮志。
射洪市金华山陈子昂诗廉文化基地陈子昂铜像(喻善平 供图,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接着,我们来到了文宗苑。只见绿意盎然,翠绿欲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均为六角亭,矗立在山上,显得清冷又庄重。走廊的墙壁上也贴着陈子昂生平事迹和诗歌,尤其是别人对他的评价,如“其人如玉,无需后辈铸黄金”,这些话语刻在朴素的柱子上,更加凸显了陈子昂的品格和风骨。
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树叶缓缓垂落,半遮着文宗苑,古人的气韵在其中也若隐若现。陈子昂虽已离世千百年,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流传,滋养着射洪市的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位来到文宗苑的游客。
领略完文宗陈子昂的风骨后,接下来的行程是感受双江村的创新融合与发展,探索它是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一路上都能看到不同品种的小狗四处玩耍,它们活泼可爱,吸引了我们的同伴。同时,从村子里传来阵阵飘香,似乎是用土灶烧柴火做出来的饭香,再混合着爆炒腊肉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双江村夜景一角(图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到达双江村正好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在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如同《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心都平静了下来,好似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偶然路过一个田野水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波光荡漾,水面被照耀得好像一块丝绸,泛着光泽。继续深入村子里,才发现原来双江村别有洞天,里面有多个文化艺术交流园,比如古琴、诗画类的交流园,为这个村子的景色平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
下午的行程从参观硅化木地质公园开始。公园内的环境与外面的温暖截然不同,甚至有点冷清寂静,其中的藏品也让人大开眼界。从地质层的化石到海洋里的鱼类化石,几乎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自然的雕塑——硅化木,它们是古老的树木,在时间的长河中被矿物质温柔拥抱,转化为石头的躯体,却依旧保留着木质的纹理与年轮的低语。接着,我的注意力被一块紫水晶吸引,它晶莹剔透,内部的光影如同流动的葡萄酒,温柔而神秘。再往前走几步,历经风霜的恐龙化石就这样在我面前铺开。虽然我对古生物学并无太大热情,但在亲眼看到埋藏于地质层、经历时空流转物换星移的化石时,我竟然感受到了一丝浪漫。这些曾经随处可见的化石,在经历了地壳运动之后,在今天散发出文明与历史的气息。比如,某块骨头的所有者——一头恐龙,它的孕育、出生、成长、成年直至死亡的故事,都被刻在了它的骸骨上。
硅化木地质公园(图源:射洪市人民政府网)
还未从硅化木和恐龙化石的震撼体验中回过神来,一阵浓烈的酒香就在四周弥漫开来。在进入酿酒厂之前,就闻到了浓烈的舍得酒香,那是粮食蒸熟后发酵的味道,带着一缕下雨过后泥土的清香。走进酿酒厂,我们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窖池里有着无数个窖,像无数个胖乎乎的黄馒头安静乖巧地陈列在地面上。讲解员介绍,厂里的员工都是老师傅,至少都有二三十年的工龄。确实,只有成熟纯粹的技法才能酿造出醇厚、香气扑鼻的酒。有幸品尝了一口舍得牌原浆酒,入口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辣,舌尖先感受到阵阵酥麻,好似吃了花椒一般,然后是口腔里充斥着植物的清香与酒的浓烈,最后是咽下去后胸腔中感受到的暖意。只喝了一口,就能明白为什么舍得酒能声名远扬,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两天的射洪之行,我深刻感受到了陈子昂的魅力和舍得酒的醇香。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射洪,体验这里独特的文化和风情。
来源:四川省直作家
作者:陈 鑫(四川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快钱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