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工厂游"正以黑马之姿异军突起。“工厂游” 这股新风正悄然兴起,它以独特的魅力,把人们从传统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吸引到了工厂车间,成为了当下旅游市场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股从流水线升腾而起的新风潮,正在重塑人们对"诗与远方"的想象。
@浙江在线
01
破界重生:硬核工业的柔性表达
咸宁的元气森林工厂,凭借在综艺节目中的亮相,成为当地年轻人热衷的 “网红打卡地”。25 元的票价,能享受专业讲解、饮料畅饮以及趣味抓饮料机体验,这里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单调的生产场所,而是一座充满趣味的 “汽水博物馆”。展厅里,不仅陈列着企业的文化故事,还有中国汽水的发展历程和各类知名汽水产品,让游客穿梭于时光与文化的长廊。隔着玻璃墙,游客们还能目睹饮料生产线的运作,亲眼见证一瓶瓶汽水的诞生。
@元气黑板
放眼望去,这样的工厂旅游案例不胜枚举。广西柳州的螺霸王产业园,以 35 元的门票,为游客呈现螺蛳粉制作的全流程,从机械手抓取材料到米粉装袋打包,孩子们能直观感受工业流水线的魅力,还能在参观后亲自下厨,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螺蛳粉。这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美食工业化生产的深度体验。
在国外,工厂旅游早已成熟。日本北海道的 “白色恋人” 巧克力工厂,欧式古堡般的外形,搭配上灯光秀、表演秀,游客既能参观品牌历史和巧克力生产流水线,还能现场手工制作饼干,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游乐场所。这些工厂,已经成功地从单纯的生产场所,转型为集文化、教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向世人展示着工业与文旅融合的魅力。
@网络
02
蝶变之路:从生产场域到体验空间
其实,“工厂游” 在欧美等地流行已久,但在国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早期的工业旅游多以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为主,像北京首钢、798 艺术区等,旧工业厂房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产品。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工厂也开始向公众敞开了大门。
2022 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两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共计 122 家,这其中,工厂观光旅游占据了重要位置。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 “工厂游” 的发展,随着制造业的升级改造,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降低了游客参观与生产的冲突,企业也更愿意展示自身的科技实力。
如今,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 “工厂游”,能搜到超过 10 万条笔记。亲子游、研学团成为 “工厂游” 的主力军。家长们深知,走进工厂,能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产品从无到有的生产过程,这种直观的感受是网上视频科普所无法替代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在这里得到了满足,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机器的运转,仿佛在探索一个个未知的宝藏。
而对于一些游客来说,“工厂游” 的吸引力还在于其高性价比。25 元的门票能畅饮饮料,或者花 299 元一家三口就能体验冰激凌工厂的参观与无限供应的冰激凌,这种实惠的消费体验,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一诺农旅规划
03
从产品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挑战与机遇
尽管 “工厂游” 的热度在不断攀升,但企业在开展工业旅游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消费品牌对开放工厂的动力相对较大,因为这是一次绝佳的品牌营销机会。然而,开放工厂并非易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厂房改造,还要在生产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接受公众的监督。
此外,工厂在从产品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时,会遭遇不少困难。许多企业缺乏景区运营的专业经验和人才,导致展示线路设计不合理,游客体验感不佳。一些工厂游项目流程固化,无法深入呈现丰富的知识和职业体验,研学机构和学生们对此意见较大。
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日本的汽车工厂,在参观线路中设置了互动设施,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生产环节,极大地增强了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企业与专业旅游平台或旅行社合作,共同运营和推广工厂游项目。同时,企业需要引进更多文旅开发人才,与文旅专家深度合作,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打造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旅游产品。
@网络
04
未来路径: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的拓展
“工厂游” 的未来,不仅仅是企业品牌的宣传手段,更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旅游服务。它为中小学教育、科普研学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通过 “工厂游”,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运转机制,认识各种不同的职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从教育层面来看,“工厂游” 研学可以与学校的课程紧密结合。例如,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都可以与相应的工厂参观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但目前,这类研学项目在整体研学市场中所占比例还较低,需要教育领域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
@网络
企业开展工业旅游,也需要有持续的动力。成熟的工业旅游项目确实能为企业带来正向收入,如螺霸王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门票、餐饮、文创产品和产品销售等渠道,一年的销售额超过 2000 万元,并且具有较高的客户转化率和黏性。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还需要平衡旅游服务与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政府的支持也是 “工厂游”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工业旅游的发展,给予企业资金、用地等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推动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