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韵味十足的老牌景区到数字时代的跨界碰撞,从乡村漫旅的治愈力量到城市夜经济的活力四射。我省文旅正以多元场景构建旅游新样态,文旅流量已变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文旅流量为老景区激发新活力。今年,天水市凭借麻辣烫“出圈”的热度,叠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五一”假期,麦积山大景区和伏羲庙景区共接待总人数达18万人次;天水古城游览总人数达26.9万人次。甘谷大像山、武山摩崖石窟等景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特色旅游延伸经济产业链。临夏市以花为媒,举办牡丹文化嘉年华活动,带动当地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发展,完成了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的转变。
资源优势为乡村游增添新动能。定西通渭的“山楂小镇”、庆阳华池的“五谷园”,田地里的农耕体验和山野间盛开的繁花,吸引了大批游客。今年以来,各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有亮点、有文化底蕴的乡村旅游品牌。
“夜经济”点燃文旅烟火气。华灯初上,张掖甘州的夜晚正焕发出别样生机。当地精心打造“民俗风情夜间游”线路,推出灯光秀、文艺演出、非遗表演等系列活动,打造出集“吃、游、购、娱”于一体的夜间消费场景。
以文化为魂,以流量为脉,甘肃正在让每一处山水人文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五一”假期,我省共接待游客26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8%和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