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洋葱不能吃,吃了血压不稳?”“网上说洋葱降血脂,我天天吃行不行?”其实啊,关于洋葱的争议一直没停过,但老刘提醒大家,真正要小心的,不是洋葱本身,而是咱们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洋葱有问题?
有人说“中老年人不能吃洋葱”,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洋葱本身是个好东西,杀菌、通血管、助消化,但关键得看怎么吃、谁吃。
中医讲,洋葱性温味辛,能散寒通阳,适合体质偏寒、容易胃胀的人。但如果你本身胃火旺、容易反酸,或者阴虚口干,生吃洋葱过量就可能刺激肠胃,加重不适。所以食物无绝对禁忌,关键看体质!
中老年人要想身体稳当,真正该远离的不是洋葱,而是以下四样东西:
第一样:甜食
—不是糖有毒,是咱们代谢扛不住
很多中老年朋友觉得“年纪大了,吃点甜的开心”。可问题是,咱们这个年纪,代谢慢了,胰腺功能也不比年轻时候。
中医讲“甘入脾”,适当甜味能补脾,但过量就成了“湿邪”,脾胃运化不动,痰湿堆积,人就容易乏力、头晕、大便黏腻。
所以,糕点、糖果、含糖饮料这些,能少碰就少碰。如果实在嘴馋,用红枣、枸杞这类天然甘味的食物代替,既养人又不伤身。
第二样:生冷寒凉
——脾胃最怕“冰刀子”
夏天到了,不少朋友喜欢喝冰啤酒、吃凉拌菜,甚至大冬天还啃个冰西瓜。
老刘得说句实在话:咱们的脾胃就像一口锅,年轻时候火旺,凉的进去也能化开;可年纪大了,火力不足,再灌凉水进去,这锅饭就煮不熟了。
生冷食物伤阳气,尤其是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东西,吃进去脾胃得先“加热”才能消化,长期这么折腾,腹胀、腹泻、没胃口都是轻的,严重的还会导致阳气虚衰,怕冷、关节痛、免疫力下降。
所以,水果可以吃,但别冰着吃;凉菜也行,但别天天吃。温热的食物,才是养胃的关键。
第三样:油腻重口
——血管的“隐形杀手”
红烧肉、炸鸡、火锅……香是真香,但油腻重口的食物,对中老年人来说就是血管的负担。高油高盐的饮食会让血液变黏稠,血压升高,时间久了,动脉硬化、冠心病都可能找上门。
中医讲“肥甘厚味生痰湿”,痰湿一多,气血运行就受阻,人就会觉得身子沉、脑袋昏、血脂高。
所以,做饭尽量清淡点,少放盐、少用油炸,多用蒸煮炖的方式。如果实在馋肉,可以选择鱼肉、鸡肉这类白肉,脂肪少,蛋白高,对血管友好。
第四样:腌制品
——好吃,但真的伤身
咸菜、腊肉、酱豆腐……这些腌制品是很多中老年人的“下饭神器”,但老刘得提醒:这些东西含盐量太高,长期吃会增加高血压、胃癌的风险。而且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肝脏、肾脏都是负担。
中医认为“咸入肾”,适当咸味能补肾,但过量就会伤肾。肾主水,盐多了水排不出去,人就会水肿、血压高。
所以,腌制品能少吃就少吃,新鲜蔬菜、清淡烹饪才是长久之计。
照体质吃,才是真正的不生病
其实,洋葱本身不是问题,关键看体质。同样,这四类食物也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阳虚体质(怕冷、手脚凉):少吃生冷,多吃温补食物,比如羊肉、洋葱、生姜。
湿热体质(口苦、舌苔黄腻):少吃油腻、甜食,多吃冬瓜、薏米。
气虚体质(容易疲劳、气短):少吃寒凉,多吃山药、红枣。
养生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你也有饮食上的困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觉得有用就
下一篇:来贵州玩,找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