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公开了自己确诊晚期前列腺癌并伴有骨转移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这位年过八旬的政治家在声明中坦言:“癌症教会我,再强大的人也需敬畏疾病。”实际上,前列腺癌早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隐形杀手”。在我国,约70%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5%。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早期筛查的差距,更是生命倒计时的警钟。
一、前列腺癌:沉默的“老年病”
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器官,只有栗子大小,却可能埋藏致命危机。前列腺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出现尿频、骨痛、血尿时,往往已进入晚期。这种癌症尤其“偏爱”中老年男性:50岁后发病率直线上升,80岁以上男性中,近半数存在前列腺癌病变(多数为隐匿性)。
湖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谢宇提醒,许多老人把排尿困难当作“年纪大了正常现象”,甚至确诊后因害怕治疗副作用选择放弃。实际上,早期前列腺癌治愈率可达90%以上。
二、早发现的“三道防线”
50岁后必做的PSA检测
只需抽2毫升血,就能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湖南省肿瘤医院将这项检测纳入社区老年体检,曾帮助一位68岁的退休教师发现早期癌变,术后5年仍健康生活。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查1次,有家族史者提前到45岁。
精准揪出癌细胞
若PSA异常,需进一步做多参数磁共振(MRI)。就像给前列腺做“高清CT”,能发现小至5毫米的病灶。湖南省肿瘤医院泌尿专家团队采用的MRI/超声融合靶向穿刺技术,准确率比传统穿刺提高显著提高,且创伤更小。
基因检测预判风险
对于有家族史或特定基因突变(如BRCA)的人群,基因检测能提前10-15年预警风险。湖南已建立遗传性前列腺癌数据库,为高危人群定制监测方案。
三、治疗手段:从“精准打击”到“带瘤生存”
早期患者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手术:其高清3D视野和灵活机械腕可精准切除肿瘤,同时最大限度保留神经和血管,减少术后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
腹腔镜微创手术:通过3-4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切除肿瘤,术后2天即可下床;
粒子植入术:将60多颗“米粒大小”的放射性粒子精准植入前列腺,如同在肿瘤内部安装“微型核弹”,对癌细胞进行杀伤。
中晚期患者
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综合治疗模式:术前通过药物缩小肿瘤,消除微转移灶,再通过手术或放疗清除原发灶,术后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进一步清楚肿瘤细胞,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
医院作为国家临床新药实验基地,还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最新的药物治疗机会,参与国际新药临床试验,为一些晚期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特别提示:确诊晚期≠绝望!81岁的拜登在声明中表示,他将接受新型靶向治疗并继续工作。现代医学的进步,让许多患者能够“与癌共处”。
四、湖南经验:看病不再“跑断腿”
为解决患者辗转多个科室的难题,湖南省肿瘤医院推出重大举措:
泌尿肿瘤多学科门诊(MDT):每周三下午,泌尿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等专家集体会诊,患者1次挂号就能获得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五、预防清单:守住男性生命“腺”
少吃红肉和动物脂肪,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绿茶、十字花科蔬菜有保护作用;避免久坐,每周保证3次以上运动;50岁后定期筛查,不要因为“难为情”拒绝肛门指检;出现排尿变细、夜尿增多等症状尽早就医。
拜登的抗癌宣言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癌症面前没有身份差别,但早筛早治能改变结局。湖南省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通过推广早筛,湖南省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已从2018年的21%提升至2023年的43%。
请记住,守护前列腺健康,从50岁那管血开始。
湖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曹健
通讯员 彭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