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鑫 王震 通讯员 张晨 徐锦锦
由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CAAPA)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主题公园战略营销峰会5月20日在青岛落幕。本届峰会以"再造主题公园"为主题,汇聚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文旅企业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主题公园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转型路径。作为全国文旅融合标杆,河南中牟新区在圆桌论坛中分享了"主题公园与城市双向赋能"的创新实践,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中牟方案"。
双向赋能:文旅IP驱动城市升级
在"主题公园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主题论坛中,中牟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管世雷系统阐释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郑州方特、建业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等八大主题乐园集群,中牟成功打造"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IP。数据显示,2024年区域游客量突破3600万人次,带动当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2%,形成"主题公园集群-文旅消费升级-城市品牌增值"的良性循环。
"我们正在重构主题公园的价值边界。"管世雷指出,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通过56个沉浸式戏剧空间活化黄河文化,单日最高接待量达3万人次,不仅成为河南文化新地标,更带动周边10公里内酒店入住率提升至92%。这种"文化场景化、体验产品化"的模式,使主题公园从单纯娱乐场所升级为文化自信载体。
三维反哺: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中牟新区创新实施"规划协同、服务提质、科技赋能"三大战略,构建城市与主题公园共生体系。在差异化定位方面,联合AECOM等国际团队规划特色矩阵:海昌海洋公园聚焦亲子客群,电影小镇深耕沉浸式影视体验,形成业态互补的"文旅生态圈"。交通网络实现"空铁轨"立体接驳,郑州机场高铁站开设直达各景区的旅游专列。
为提升服务能级,中牟建立全国首个"文旅服务认证体系",认证诚信商户487家,组建2000人志愿者服务队,创新设立"旅游警察"执法单元。科技赋能方面,依托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区,构建智慧文旅管理平台,实现121个网格与25个涉旅部门数据互通,景区事件响应速度提升70%。
品牌共振:创造1+1>2的增值效应
通过"活动+营销+文化"三维联动,中牟实现城市与景区品牌价值倍增。2024年成功承办世界旅游联盟城市对话会议,同步推出"麦田里的博物馆""极地纳凉节"等原创IP,带动"中牟"关键词网络搜索量单月暴涨15倍。营销层面创新"政企联合"模式,与央视合作《远方的家》系列报道,联合八大景区推出"全国门票抵现"活动,相关话题全网曝光突破20亿次。
文化融合方面,将官渡古战场、箜篌非遗等元素植入景区产品开发,同时通过《戏剧幻城》文创产品输出城市文化,形成"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转化链。这种双向赋能模式使中牟文旅品牌价值评估达217亿元,较主题公园集群建设初期增长18倍。
锚定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管世雷透露,中牟正按照"文化为魂、科技为翼、全域为基"的战略,推进总投资85亿元的"国际文旅港"项目,规划建设数字文博中心、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基地等新载体。本届峰会组委会评价,中牟模式不仅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其"城市与主题公园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更为全球文旅融合创新贡献了中国智慧。
数据显示,中国主题公园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但二次消费占比不足30%。在此背景下,中牟新区通过系统化探索,成功将主题公园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58%,游客停留时长延长至2.7天,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坐标。
编辑:王 震
二审:王 震
三审: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