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焦虑和胸闷似乎成了很多人常见的“小毛病”,但你可曾想过,这些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甚至可能被误诊为抑郁症,耽误了正确的治疗方向。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揭开这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小张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13年前开始,他时常感到焦虑、胸闷,甚至有时会心慌气短。起初,他以为只是工作压力大,没太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于是,他前往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诊断为抑郁症。在接下来的13年里,他一直按照抑郁症进行治疗,服用抗抑郁药物,但症状却始终没有明显改善,这让小张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绝望之中。
直到有一天,小张看了我的文章科普之后找到了我。我在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和症状后,敏锐地察觉到,小张的情况可能并非单纯的抑郁症。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我发现小张的颈胸椎存在一定的问题,脊柱形态异常,这可能是导致他长期焦虑胸闷的真正原因。
我跟他解释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脊柱与我们的心脏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神经调控理论,颈胸椎脊柱的损害或形态、解剖异常,会刺激到颈胸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放电后,会使它所支配的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兴奋,同时还会导致冠脉血管痉挛收缩。血管空间减少,血液流通不畅,而痉挛还会让血管内部的平滑肌局部撕裂出血,加速斑块血栓的形成。最终,这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冠脉狭窄、冠心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心脏疾病。而这些心脏问题,又会反过来引起焦虑、胸闷等不适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患者的脊柱病变进行治疗,消除致病根源,防止二次诱发;一方面是对紊乱兴奋的交感视神经进行调控,解除神经兴奋性,使其恢复正常,这样双管齐下,方可使患者恢复健康。
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面对焦虑、胸闷等症状时,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常见的心理疾病或心脏疾病,脊柱健康同样不容忽视。保护好脊柱,就是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更是守护我们的整体健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脊柱与心脏之间的联系,避免像小张一样,因误诊而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