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汉林,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同时拥有医学博士学位,担任教授及研究生导师,在中医领域造诣深厚,多年来致力于呼吸疾病的研究与诊疗,对肺结节的成因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肺结节虽无直接对应的病名,但依据其病症特点,可归属于 “肺积”“痰核” 等范畴。魏汉林指出,肺结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感邪气是肺结节形成的重要诱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侵袭人体,首犯肺脏。若肺气虚弱,无力抵御外邪,邪气便会在肺内停留。例如,长期处于雾霾环境,吸入污浊之气,相当于燥邪、浊邪入侵,致使肺气宣降失常,津液输布受阻,聚湿生痰,痰浊与外邪相互胶结,久而久之形成肺内结节。
内伤脏腑也是引发肺结节的关键因素。肺主气,司呼吸,若肺气虚弱,气的推动和宣发肃降功能减弱,津液代谢失常,易聚而成痰;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运化无力,痰湿内生,上渍于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不行血,可致血瘀,气滞、痰凝、血瘀相互影响,痹阻肺络,最终形成结节。这一系列脏腑功能的失调,如同多米诺骨牌,环环相扣,为肺结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肺部健康。长期熬夜会损伤人体正气,导致气血亏虚,卫外功能减弱;过度吸烟,烟草的燥热之毒直接侵害肺脏,灼伤肺津,炼液成痰;长期精神压力大、情绪抑郁,会使肝气不舒,进而影响肺的正常功能。这些不良习惯就像慢性毒药,逐渐破坏人体的内环境平衡,增加肺结节形成的风险。
魏汉林强调,了解肺结节的成因,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意识,从改善生活方式、调理脏腑功能等多方面入手,降低肺结节的发生几率,守护肺部健康。
出诊时间:周三
出诊地点: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