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盛 杉
编辑:余成凤
踏上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我的心便被一种莫名的期待填满。青海之旅,进入了祁连山与昆仑山,便是行走在海拔3000米之上的高原了。
笫一站,我们便来到了位于柴达木盆地中的茶卡盐湖。大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大地上。盐湖中,盐花肆意绽放,它们或如珊瑚,或似珍珠,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盐湖的卤水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将最绚丽的色彩都倾注在了这里。亮晶晶的盐湖一望无际。远处,宛如一条白色的巨龙,伸向远方,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美不胜收!
多年以来,我一直对三江源心怀向往,今天终于在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净土。
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是众多江河的源头,为保护生态环境这里不建厂不开矿。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片净土,让三江源的美丽得以延续,让大自然的恩赐永远惠及子孙后代。
告别柴达木盆地,笫二天我们就进入了藏区,来到被藏人視为蓝宝石的青海湖,一眼望去,有神湖之称的青海湖,湖水蓝的纯粹,蓝的深邃,如同一颗巨大的蓝宝石,与周围的白色盐滩和金色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湖畔清风拂面,蓝天碧水相映成趣,群鸥振翅翩翩起舞,欢歌嬉戏为这片宁静的湖泊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惬意地坐在湖边,静静地看着湖水,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心中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澄澈的湖水洗净,只留下一片宁静与祥和。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与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青海湖,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青海湖鱼雷试验基地。这座曾经神秘的军事禁地,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据悉,从1968年第一枚鱼雷成功试射,到1984年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这里见证了新中国海防事业的艰辛与荣耀。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和陈旧的物品,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海防事业,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它与湖对岸的中国“两弹一星”研制基地一样,为祖国的强大与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告别了青海湖,我们来到了青海玉文化园。这里是藏族文化的宝库,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踏入文化园,首先让人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这里有许多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精美的唐卡、华丽的藏毯、精致的银饰,琳琅满目的玉雕饰品。
据悉,08年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分别是以昆仑玉中的白玉、青白玉、青玉作为原料,以“金镶玉”为创意设计元素,凝结着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和为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此种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青海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塔尔寺。这座位于西宁湟中县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神圣殿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参观。踏入塔尔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寺内的建筑错落有致,红墙金瓦,飞檐斗拱,充满了浓郁的藏式风格。沿着石板路前行,走进大经堂,内部陈设富丽堂皇,令人目不暇接。168根柱子上挂满了彩色的经幡,梁檐上绘有精美的藏式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美轮美奂。堂内还供奉着许多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散发着神圣的光芒。在大经堂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堆绣和壁画,它们以佛教故事为题材,色彩鲜艳,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让人叹为观止。
我静静地站在堂内,聆听着喇嘛们的诵经声,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最让我震撼的是塔尔寺的酥油花展。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而成的一种特殊艺术品,它们有的如高山流水、有的似花鸟鱼虫、有的像故事里的人物,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难以想象这些精美的艺术品竟然是用酥油制作而成的。我以为,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藏族人民智慧和精神的象征。
这次青海之旅,如同欣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柴达木盆地的壮美奇景,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青海湖鱼雷试验基地的红色记忆,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热血与担当;青海玉文化园的民族风情,让我沉浸在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塔尔寺的神圣庄严,让我领悟到了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这些经历,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深知,这次旅行只是我与青海缘分的开始,这片神奇的土地还有更多的奥秘值得我来探寻。再见了大美青海!
上一篇:原创 大枣,老年人的养生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