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随着“圆明新园”正式开园的消息发布,原本就热闹非凡的横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投资者。
这座面积超过7000亩、总投资高达300亿元人民币的文化乐园,按“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原貌进行了精心重建,复制度高达95%。这座震撼全国、壮丽非凡的园区背后,凝结着一个传奇人物的心血和努力,他便是徐文荣,一位敢于创新、不惧质疑的老者。
徐文荣,1935年出生,他曾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年轻时便开始了商业拼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远的见识。
1975年,徐文荣来到了横店。那时的横店一贫如洗,几乎所有的工厂都面临倒闭,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徐文荣购买了一个濒临倒闭的缫丝厂,并通过一番努力迅速实现了盈利,为日后横店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他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横店的生态建设、基础设施修建、以及各类旅游文化村的开发中。但这些投资的回报十分微薄,直到多年后,徐文荣依旧面临艰难的经济困境。然而,他没有放弃,一直坚守在横店,静待时机的到来。
直到20年后的某一天,著名导演谢晋来到了横店,为电影《鸦片战争》寻找拍摄场地。徐文荣抓住了这一机会,与谢晋展开了合作,并成功进入影视行业。
徐文荣为了帮助谢晋解决拍摄场地问题,事事亲力亲为,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便为这部大制作历史电影找到了合适的拍摄地。此后,徐文荣与陈凯歌等知名导演再次合作,将横店发展成为了一个影视拍摄基地。他从零开始,最终将横店集团打造成为了国内顶尖的影视城之一,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影视商业帝国。
2001年,徐文荣宣布退休,将横店集团交给了长子继续打理,而自己则开始了相对宁静的退休生活。
然而,这段宁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直到2008年2月中旬,徐文荣突然宣布召开新闻发布会,数百家媒体纷纷赶到现场。徐文荣宣布,横店将按比例复制圆明园的部分景观。
复制圆明园?那个无与伦比、拥有世界历史价值的园林,怎能如此简单地复制?许多人对此表示强烈质疑。
按照徐文荣的规划,复制的圆明园将位于横店的西郊,这里原本是几片农田、滩涂、荒坡和池塘所组成的土地。初春的寒风尚未散去,当远在北京的徐文荣指向这片土地时,所有的目光汇聚于此,仿佛要点燃这片荒地。
初期的规划中,复制园的面积达6000多亩,预计投入资金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徐文荣并没有打算将圆明园的全部景观照搬到横店,而是选择了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个园区进行复制。
那么,什么叫做“复制”?根据徐文荣的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还原,从建筑结构到室内装潢,甚至摆件、陈设等,每一处都将按照原样严格复制,力求实现高还原度。
徐文荣并没有空口承诺,而是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所有的建设审批手续已经完成,选材和设计工作也在推进,项目将立即全面开工。
这一消息犹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大部分声音都充满了质疑与反对。有的人认为,圆明园在北京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即使在其他地方仿造又有何意义?更有声音指出,徐文荣只是想借此炒作,宣传横店,最终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商业项目。
然而,徐文荣澄清道,复制的圆明园并不作为影视拍摄基地,而是作为一种艺术经典的再造,旨在让更多人亲眼见证圆明园的辉煌与历史,也让人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力量。
最终,相关部门表示,复制圆明园的项目不能称之为“新圆明园”,因为圆明园这样一个历史瑰宝,虽然可以仿造,却不能完全一样。于是,项目最终被命名为“圆明新园”。
徐文荣解释道,圆明新园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辉煌的文化遗产。在这一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反对的声音逐渐减弱,但质疑的声音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圆明园的专家纷纷表示,再造圆明园是不可能实现的。
圆明园是清朝政府耗时近百年建设完成的,数不清的工匠和艺术家倾注心血,方才成就了这一奇迹。而横店要在短短五年内复制圆明园,实在充满挑战。
不过,徐文荣并未因此退缩,他依旧坚持推动这项工程。他指出,复制的圆明园将包括三个园区,总共126个景观,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现代化的技术和交通条件,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建设圆明新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资金、技术、文物和还原度。
首先是资金问题。由于圆明园曾耗费大量国家资金,复制工作也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徐文荣估算,这一工程的资金需求约为300亿元人民币。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徐文荣决定不依赖政府,而是全程自筹资金,主要通过吸引企业投资、募捐和上市等方式进行筹集。在项目启动之初,便筹集了11亿元启动资金,随着建设的推进,资金也逐步到位。
技术问题则更加棘手,尤其是圆明园中的许多建筑手法已经失传。徐文荣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选择东阳本地的传统工匠作为技术支持,这些工匠在历史上多次参与紫禁城等古建筑的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
关于文物的收集,徐文荣专门设立了文物追回委员会,力求将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追回,并通过募捐的方式筹集资金购买文物。所有资金的使用都是公开透明的。
最后,圆明新园的还原度是最大的挑战之一。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许多细节无法完全还原,建筑师们必须结合历史风格和古建筑技法进行设计,力求尽可能接近原貌。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徐文荣和他的团队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在五年后圆明新园顺利完工,并于2015年部分开放,正式迎接游客。
如今,圆明新园已经成为东阳市的标志性建筑,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里不仅展现了圆明园的壮丽景观,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呈现出令人震撼的互动体验。
徐文荣的远见与坚持让横店从一个普通的村庄发展成为如今的“东方好莱坞”,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更为社会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努力,树立了企业家的榜样。
这一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已经转变为文化和旅游的宝地,徐文荣的努力与坚持,成就了这一伟大的事业。